本次会议上有多项围绕如何分配、管理最后的IPv4地址的政策提案进行讨论,最终大会通过了6项提案,其中两项由CNNIC与国际专家共同提 出,这也是自2003年以来APNIC历史上首次通过有中国作者参与的提案。针对APNIC的IPv4剩余量不足的情况,这两项提案为申请剩余的IPv4 地址提供了便利,也提高了数量有限的IPv4地址的利用效率。
此外,在本次大会上,CNNIC国际业务部负责人赵巍成功当选新一届APNIC执行委员会(Executive Council,简称EC)委员,任期2年,成为APNIC现任执委中最年轻的执委。APNIC目前共有7位执委,在APNIC大会上由会员投票选举产 生,负责监督APNIC运营。APNIC执委相当于APNIC董事会成员,备受业内人士尊重。此前CNNIC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钱华林研究员和CNNIC 首席科学家毛伟都曾担任APNIC执委。
有关专家指出,在IPv4耗尽、IPv6过渡的紧张时期,中国专家再次当选新一届执委,无疑有利于提高我国在亚太地区IPv4剩余地址申请和分配以及全球范围内IPv6地址申请和分配方面的话语权,以便在下一代地址资源部署中牢牢掌握主动权。
资料:
1. 关于IP地址
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的缩写,IP地址即互联网地址,是用来唯一标识互联网中计算机的逻辑地址。IP地址具有唯一性性,在互联网中的计算机和设备都依靠IP地址来互相区分与联系,它由统一的组织负责分配,任何个人都不能随便使用。
IPv4地址是我们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IP协议, IPv4采用32位地址长度,也就是说IPv4的总量为2的32次方个,全球可用的IPv4地址只有大约43亿个,目前已分配完毕;全球互联网必须过渡到下一代版本的IP地址协议即IPv6地址, 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其地址容量达2的128次方个。
IP地址有专用的计算单位,对IPv4地址的描述中,1个A类地址=2的24次个地址约等于1600万个,1个B类地址=2的16次方个地址约等于65000个,1个C类地址=2的8次方个地址约等于256个。
2. IP地址的分配政策
IP地址资源分配是逐级进行的。
首先,由ICANN (全球互联网数字和名字分配机构)将部分IP地址和AS号码分配给地区级的互联网注册机构(简称RIR),全球共有APNIC(亚太地区)、ARIN(北美地区)、RIPENCC(欧洲地区)、LACNIC(拉丁美洲)、AfriNIC(非洲地区)五个地区级RIR,
其次,由各地区RIR将地址进一步分配给地区内大的国家级互联网注册机构(NIR)和地方互联网注册机构(LIR),然后由他们做更进一步的分配。CNNIC是我国的国家级互联网注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