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1:36:45
好好的机器人,为啥要加个乳房?
发布日期:2025-11-10 19:47:21  稿源:不客观实验室

小鹏IRON机器人在台上走了一圈猫步,却让不少网友虎躯一震。网友的困惑主要集中在两点:一个是IRON穿了衣服以后,走路的姿势太像人,怀疑是人假扮的;另一个是IRON胸口有两个明显凸起的乳房,觉得莫名其妙,质疑“它难道是要喂奶吗”?


第一个问题就不赘述了,何小鹏已经发了澄清视频,“剖腹证粉”,剪开了价格不菲的包裹皮肤。此外,IRON现场听到机器是能有较大风噪的。只是观众在视频面前只能看到机器人的姿态控制,所以容易产生误解。

我们今天主要聊一下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小鹏机器人会有乳房?

首先,根据小鹏流出来的工程视频,乳房的位置其实是它的“脑”。



此前机器人往往将算力中心放在的背部或者脑上。但由于头部堆叠了大量传感器,且采用了仿生脊椎的关系,小鹏这次应该是将它移到了脊椎前面的胸部位置。

如图可见,方盒子两边有明显的风扇阵列,专供内部算力设别散热(小鹏电池包是固态电池,一般不用风扇散热)。

根据小鹏方面披露的信息,该机器配备了3颗自研图灵AI芯片,叠加实现2250TOPS算力,属于目前最高算力配置的人形机器人。我们没有图灵芯片的发热数据,但一般来说,高算力,大概率意味着更大的发热量。图灵作为车规级芯片,再加上整机高度集成化的设计,发热的工程挑战应该会更大。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小鹏这次采用的仿生晶格肌肉,其实是疏松多孔的结构,背后应该也有整机散热的需求。

胸腔在人体仿生结构中是一个凸起的部位,这会让它比其他部位天然会有更好的散热潜力,可能会在未来成为算力芯片的黄金位置。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上图看到,现阶段仿生的骨骼结构对机器人的空间压迫是非常强的:

在原型机中,整个脊椎的横截面占比已经接近本体的一半。整个机器人的内部需要额外规划出一部分空间,为脊椎的活动空间让步。


受社会刻板性别印象的影响,女性需要塑造成纤细柔美的线条比例,而男性的肢体更加宽大。这意味着,同样身高的情况下,女性机器人天然要比男性机器人的空间更小。

以IRON的两款设计为例,男性的腰身更宽,胸腔面积也更大。

这意味着女性机器人的空间天然会比男性更局促。


目前机器人还没有自己的iPhone时刻,大量的工厂优化的动作还没有实现。因此,这两个机器人大概率是差不多的机器硬件本体,套在不同的壳里。

根据何小鹏的说法,小鹏公司目标是希望量产的时候让机器人更矮。

这其实也是机器人公司的共识。过高的机器人会让人产生压迫感,矮小的机器人可以增强机器人在人类社会中的适应能力,提高人对机器人的接受度。松延动力最新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已经将身高降低到了94厘米。

但从这次发布会的demo来看,IRON的身高明显高出了何小鹏一个头。官方披露的IRON身高是178,对于很多没有接触过机器人的消费者来说,天然是存在一定的压迫性的。


松延动力创始人姜哲源曾对硅星人表示,机器人的身高每降低一个数量级,内部的工程难度就会快速放大。

如果未来机器人需要朝着iPhone级别的集成化发展,男性和女性可能分别需要针对性的工程化设计。

那么女性机器人对腰身的空间挤压,则需要寻求新的空间出口。那么适度的胸,可能会是被挤压的硬件空间的归宿,从而缓解机器人内部的空间压力。

目前IRON展示的胸部大概率是填充物,但如果机器人工业真的发展到那一天,那女性机器人的胸部发展,足够社会家们写好几篇社会性别结构的论文了。

尤其当未来家用机器人不得不维持大尺寸,刻板化的女性化设计也可能是一个选项,因为它可以在较大的身体形态基础上,从而降低社会的戒备心。


散热和空间的需求,更多是对人形机器人未来体态发展的想象。这次IRON发布的造型,也可以被理解是机器人公司对用户审美的一次试水。

但除了工程和审美意义,IRON有可能真的在“现实意义”层面需要一个胸部。

回到工程机的视频里,你可以发现,在走猫步的机器人其实是全程低着头的:


因为在机器人领域,如果要实现像人一样走路,不能靠轨迹的复刻,而是靠姿态的学习。否则,一旦环境发生变化,或者动作不断重复带来累计偏差,都会导致机器人的鲁棒性的大幅降低。而姿态学习背后的模型训练,可以带来智能的泛化,从而在更多的不确定性场景中也能保持有效运转。

姿态的学习需要靠数据的喂养。而小鹏要实现逼真的“猫步”,就需要拿大量的模特视频去给机器人学习。

而模特们,显然都是有胸的。

在机器人领域,物理层面的“同构”,永远比模型本身的能力泛化来的靠谱一些。

尽管在女性整体的体重占比中,胸部可能只占到了1%。但胸部的重心位置相对高,且猫步是一个容错率非常低的步行,即便是人类自己也需要一定的训练。加了胸部作动作的重量平衡,可能会让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更好。

因此,我们看到在实验室里,机器人头是低着的,其实有可能是为了弥补胸前挡板、散热片与胸部尚未安装的重量平衡。


今天机器人正处在大规模进入社会的前夜。

机器人公司在不断探索工程与社会审美的平衡,而机器人本身也在帮助人类社会重新审视自己的审美价值。

就像每次有机器人新闻的时候,总有网友会提同一个问题:

为什么非得是人形?

其实答案很简单:

因为人类产出最多的运动姿态的视频,都是人类自己的;采集数据最廉价的方式,也是用人类的姿态数据来采集。就像transformer不会用0和1的机器代码产出智慧一样,语料库往往决定智能的发展。

所以一个文明物种的样子,也就决定了这个文明未来诞生机器人的样子。机器人是人类的数据映射,是人类的孩子。当然,它也自然会成为我们审美价值观的映射。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1:36:45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