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uglikova小镇的塔玛拉每天都会从她的iPhone手机上,看到当地政府公布的辐射指数。这一数据每30秒更新一次,塔玛拉用它来比对日本政府对外公布的数据。Kruglikova小镇很平凡,它距离著名的切尔诺贝利仅140公里。
1986年的4月26日,因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带有强烈核辐射的灰尘泄漏到空气中。Kruglikova的儿童还很好奇,为什么泥土
的颜色在下雨后改变,而当地的成年人还准备在5月1日去市政府抗议环境污染。“现在的人无法想像当时我们是多么无知。”塔玛拉说,“一切我们都不知道,只
有些小道消息在私底下传说。官方告诉我们什么都没有发生。”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事故,直到瑞士的一个核电站检出放射物超标才被察觉。而当时的欧洲已经布满了致使的放射灰尘。当时的人们还无法搞清事故的源头,最初的调查集中在欧州自己的核电站身上。直到几个月后,人们才确认切尔诺贝利电站出了事故。
而日本地震后5小时后,日本首相菅直人立即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公开了福岛核电站处于不安全状态的消息,并称这是日本二战以来,所受到的最大
的挑战。而这时候,一些社交网站上例如Facebook、推特等,已经遍布大量与此相关的消息。而利用iPhone之类的智能手机,成为灾后人们了解信
息、发布信息的唯一渠道。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成为灾后人们交流的信息中心和媒介。
2011年3月11日的9.0级地震,以及之后的发生的海啸,彻底摧毁了福岛第一电站的冷却系统和备用系统,至少造成三个反应堆受损,至今辐射仍在泄漏。
但比辐射更可怕的谣言并没有出现太久,“现在的社会媒体推动政府迅速采取行动。”美国洛彬矶政府顾问劳拉说:“现在的政府不可能像苏联那样隐藏信息。信息现在传播的太快,参与的人也太多。”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后来的测量,切尔诺贝利是世界历史上唯一一次被定为7级的事故——它是世界民用核能领域最高级别的事故。据估计一共有
4000人直接死于这场事故,90万人受辐射影响有后遗症,包括各种癌症和骨痛病。至今在欧州地区还有各种新的病例被发现是因为辐射引起。而这一切还没有
尽头,因为切尔诺贝利在未来800年对自然界的影响都会存在,而当地的辐射可能会持续数十万年之久。
核噩梦如今降临到日本身上,福岛第一核电站修建时间甚至还早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它本来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彻底关闭。但是这个老家伙,在退休之
前,遇到了人类有数字记录以来的最大级别的地震和随后引发的高达10米的海啸袭击。这些摧毁它为数不多的用来应对紧急状态的手段。
但与苏联不一样的是,媒体始终将这个噩梦聚集在灯光下,政府的应对、东京电力公司的操作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数据。从每一个反应堆的温度变化,到当地菠菜的辐射水平。一切的信息都会公布在电视和网络上。
而有关核辐射的专业名词,也迅速进入日常语言,博客中人们也热烈讨论着被称为“福岛50死士”的自愿留下处理核危机的勇士们。
现在,测量辐射的盖革计数器在网上脱销。一个前日本电报电话公司的研究员,已经退休的石川每天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自己测量的辐射数值,他的网站目前已经吸引超过30万人次的浏览。而地震前,浏览的人数仅仅只有不到1000.
各国政府在试图垄断信息的时候,对会发现现在这个时代,任何人都有能力成为信息中心。68岁的石川使用iPhone手机在东京发布信息。这与25年前完全不同,信息的处理和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完全不同了。
苏联直到切尔诺贝利爆炸36小时后,才开始疏散附近的村庄。而48小时之后,才开始对20公里范围的人进行紧急撤离。政府对信息的隐晦,让切尔诺贝利造成的损失无限扩大。
但是现在,有关日本辐射的数字你可以随时从手机中接收到。人们还自发的在自己的博客和论坛上,讨论辐射对人体影响。位于中国的某个县城的用户,
可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讨论区中,下载人们对日本福岛事件的最新评论。而谷歌翻译可以即时将这些数据翻译成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虽然它并不准确,但足以让
人理解。
现在日本东京的辐射水平,已经猛增了21倍,在3月15日的时候,已经高达0.809微希伏,但这仍然小于进行一次胸部X光片的百分之一。
现在日本的人们开始疯狂的在iTunes里面下载参考软件,发表微博。而相关医学参考、导航和交通信息相关的iPhone应用,在日本大地震后下载都大幅增加。
而iPhone4在日本,有地震预警通知推送,在地震发生10秒前,你的iPhone就会告诉你地震即将发生,这会给你宝贵时间作出足够的反
应。而iPhone4的手电筒应用也广受欢迎,它在地震后一直高居日本下载榜首。而搜索附近医院和便利店地址的应用也受到热烈欢迎。
对于核的恐惧,日本天生比其他国家敏感。因为日本世界上唯一受到核武器袭击的国家,1945年投放在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时也让日本对核武器的危害有着世界第一的认识。
虽然福岛的核危机还远没有结束,但科技的进步,已经让我们有足够的信息,在面对这样空前的灾难时,不再感到恐慌和无助。公开的信息和自由流动的资讯,才能让我们在面对这样的灾难时,不至于让谣言和被掩盖的真实所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