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D因子",它代表了一个人分心的倾向,并与多动症有潜在联系。这是通过对1220名参与者的分心习惯和多动症症状进行综合研究得出的。新的测量方法包括外部分心、干扰性思维和思维游离--还与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强烈状态有关。
在一项涉及1000多名参与者的不同分心类型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统计得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被称为"D因子"--它可以代表一个人的总体分心倾向,并可能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有关。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Han Zhang及其同事最近在开放获取期刊《PLOS ONE》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
先前的研究探讨了各种类型的分心,如外部刺激、重复性消极思考或白日梦。一些研究表明,对不同类型注意力分散的易感性有可能被一个总的"注意力分散因子"以数学方式捕捉到。然而,有关分心因素的证据有限,而且大多数研究都没有全面考虑不同类型的分心--包括一些与多动症相关的分心。
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型的分心及其与多动症的潜在关系,张和同事们让总共1220名参与者完成了一系列广泛的问卷调查,以评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历不同类型分心的倾向,如在开着电视时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在做白日梦时迷失自我。问卷还评估了多动症的症状和过度集中--一种持久的高度集中状态,有时与多动症有关。
对参与者的回答进行分析后发现,有三个关键的、不同的因素可以从统计学角度解释数据中观察到的模式:外部干扰、不想要的侵入性想法和思维游离。研究人员发现,这三个因素之间的统计关系可以用一个更高层次的因素来解释,他们将其命名为D因子。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D因子与一个人的ADHD症状之间有很强的统计学联系,其还与过度专注有关,这表明过度专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注意力困难。
这些发现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注意力分散及其与多动症的关系。作者指出,有必要开展更多的研究,以进一步探索d因素的性质及其与多动症的关系,同时有必要采用更多的数据收集方法,如行为任务或测试。
作者补充说:"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是确定了一个高阶因子,它可以被理解为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分心特质。在'一般分心'特质上得分高的人在很多情况下更容易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