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发文称,该院与多方合作,成功在反式钙钛矿太阳电池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研究团队首次发现钙钛矿阳离子面外分布不均匀是影响电池性能的主要原因,并通过设计1-(苯磺酰基)吡咯(PSP)作为添加剂均匀化钙钛矿薄膜相分布,获得了26.1%的光电转换效率(PCE)。
相关成果于11月2日加速在线发表(AAP)在《自然》(nature)杂志上。
据介绍,钙钛矿太阳电池是利用钙钛矿型的有机金属卤化物半导体作为吸光材料的太阳能电池,属于新概念太阳能电池。
经过多年发展,传统的界面钝化及结晶调控方法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池效率的提升。
但近年来相关研究中该电池效率的提升速度明显放缓,相关研究遇到了“瓶颈”:钙钛矿薄膜内往往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相分离现象。
钙钛矿空间垂直的FA-Cs相分离
研究团队利用PSP策略制备的反式钙钛矿太阳电池获得了26.1%的最高效率,认证效率为25.8%。
此外,经2500小时最大功率电追踪后(MPPT),未封装的器件仍保持其初始PCE的92%的可靠运行稳定性。
该研究有望打破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效率瓶颈,为进一步提升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电池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对推动PSCs走向商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