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将青蒿素和香豆素这两种植物提取物结合在一起,开发出了一种突破性的自发荧光化合物。这项创新可以在活细胞中进行精确成像,并被证明对抗药性疟疾病原体,尤其是恶性疟原虫有效。这些自发荧光杂交种的开发,可以在不改变其有效性的情况下进行观察,在抗击耐药性疟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疟疾仍然是全球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抗药性疟原虫的出现要求我们不断开发新的药物。
Svetlana B. Tsogoeva 教授领导的埃尔兰根-纽伦堡弗里德里希-亚历山大大学(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ät Erlangen-Nürnberg,FAU)的研究小组现已将抗疟疾药物青蒿素与香豆素(与青蒿素一样,香豆素也存在于植物中)结合在一起,并从这两种生物活性物质中开发出一种自发荧光化合物。
这种自发荧光尤其具有优势,因为它可用于活细胞成像,并能以精确的时间顺序显示药物是如何起作用的。工作小组还发现,自发荧光的青蒿素-香豆素混合物能够消灭一种名为棕榈疟原虫的抗药性疟疾病原体。他们将研究结果发表在《化学科学》杂志上。
青蒿素是从一种名为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植物中提取的一种高效、常用的疟疾药物成分。香豆素是一种次生植物化合物,存在于多种植物中。
在开发抗疟疾药物的过程中,活性物质会被贴上荧光标签,以便利用成像技术,按照精确的时间顺序确定它们是如何对疟疾病原体发挥作用的。青蒿素已经使用了这种荧光标记。
不过,使用荧光物质标记的一大缺点是会改变药物的作用方式。例如,这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感染疟疾的细胞在荧光标记后对青蒿素等药物的吸收与之前不同。
药物的溶解度也会发生变化。自发荧光混合物的开发避免了这一问题,这种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化合物组成,本身具有荧光,其作用模式可通过成像技术精确观察。
有机化学教席的 Tsogoeva 教授领导的团队决定将青蒿素与生物活性香豆素结合起来,因为香豆素衍生物也具有抗疟疾特性。香豆素衍生物还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化学变化,使其具有极强的荧光性。
研究人员发现,在感染了恶性疟原虫的活红细胞中,不仅可以观察到这种首创的自发荧光青蒿素-香豆素混合物的作用模式,而且还可以观察到青蒿素-香豆素混合物的生物活性。
Barbara Kappes 教授(巴西联邦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和 Diogo R. M. Moreira 博士(巴西巴伊亚州 Fiocruz 市 Gonçalo Moniz 研究所)共同发现,这种活性制剂在体外(试管内)对恶性疟原虫菌株非常有效,而这些菌株对氯喹和其他疟疾药物具有抗药性。最重要的是,这种新化合物在小鼠模型体内对疟疾病原体也非常有效。
随着首个自发荧光青蒿素-香豆素混合物的问世,FAU 的研究人员希望他们已经为开发更多治疗疟疾的自发荧光药物奠定了基础,并在克服治疗疟疾的多重抗药性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