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盘中存在的物质数量在决定行星的潜在大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原行星盘需要足够数量的原始物质来促进围绕新生恒星的行星的形成,然而,最近发现的一颗系外行星似乎违背了这一既定理论,让科学家们感到困惑。
在不断增加的不应该存在的行星名单中,现在包括了LHS 3154b,这是一颗海王星大小的系外行星,对于它的宿主恒星来说似乎太大了。LHS 3154是一颗"超冷"矮星,质量比太阳小9倍。这颗行星本身的质量至少是地球的 13.2 倍。然而,理论模型之前排除了在低质量恒星周围形成如此大质量天体的可能性。
LHS 3154b的发现是由苏夫拉特-马哈德万(Suvrath Mahadevan)领导的科学家团队利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开发的天文摄谱仪--宜居带行星探测器(HPF)完成的。马哈德万是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教授,也是《科学》(Science)论文的作者之一,他强调说,这颗新的系外行星凸显了我们对宇宙的了解还"非常有限"。
HPF的明确设计目的是识别绕太阳系外最冷恒星运行的行星。探测这类行星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因为它们必须保持靠近宿主恒星,以维持适合液态水的温度。Mahadevan解释说,HPF可以成功地探测到超冷恒星周围轨道较近的行星。恒星是由大量气体和尘埃云形成的。恒星诞生后,残余气体和尘埃开始围绕恒星运行,并最终形成行星。
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模拟证实,通过 HPF 确定的"行星与恒星质量比"升高并不是环绕 LHS 3154 的行星系统的预期结果。论文称,只有原行星盘的质量是宿主恒星质量的10倍,才能科学地解释LHS 3154b在这个宇宙中的存在。
科学家们指出,根据HPF和其他仪器正在进行的勘测工作,像LHS 3154b这样的天体可能"极其罕见"。马哈德万表示,这一发现是对所有现有行星形成理论的一个特殊测试案例,恰好符合HPF的建造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