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1:34:00
麻省理工学院的3D纳米级晶体管利用量子隧道设计绕过物理限制
发布日期:2024-11-06 23:31:52  稿源:cnBeta.COM

硅晶体管的表现已然非常出色,但就像物理世界中的其他物体一样,它们也受到一些限制。 物理定律对性能和能效造成了瓶颈。 现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组工程师可能已经找到了一种方法,利用一种激进的新型晶体管设计,以狂野的量子方式突破这些限制。

2024-11-06-image-8-j.webp

他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所谓的"玻尔兹曼暴政"。 它指的是在室温下开关硅晶体管所需的电压的基本极限,如果将电压调得过低,晶体管就会失去开关能力。 这一电压下限阻碍了电子产品能效的大幅提升,随着耗电的人工智能应用接管更多的处理任务,这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用锑化镓和砷化铟等独特的半导体材料,而不是传统的硅,制造出了实验晶体管。 这项研究部分由英特尔公司资助,最近发表在《自然-电子学》上

然而,真正的神奇之处在于其独特的微小三维设计,该设计是在麻省理工学院纳米研究专用设施 MIT.nano 使用精密工具设计而成的。 这种晶体管采用垂直纳米线异质结构,直径仅为 6 纳米,研究人员认为这是迄今所报道的最小的 3D 晶体管。

41928_2024_1279_Fig1_HTML.png

在这一尺度上,一些量子效应开始发挥作用,使晶体管能够绕过硅的物理限制。 科学家们设计的晶体管可以实现量子隧道效应,电子基本上可以穿过绝缘阻挡层,而不是越过它,这样晶体管就可以在更低的电压下启动。 另一种效应是量子约束,即纳米线狭窄的尺寸会改变材料的特性。

结合这些效应,麻省理工学院的设备实现了硅所无法达到的效果:使用极小的电压就能达到极快的开关时间。 测试表明,它们的开关电压斜率比传统硅材料的极限斜率还要陡峭。 事实上,其电流性能比其他实验性隧道晶体管高出约 20 倍。

"这是一种有可能取代硅的技术,因此你可以用它来实现硅目前具有的所有功能,但能效要高得多,"该项目的第一作者、博士后邵彦杰(Yanjie Shao)说

当然,从概念验证到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团队也承认这一点。

"传统物理学只能做到这一步。 严杰的工作表明,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但我们必须使用不同的物理学。" 该论文的资深作者、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的 Jesús del Alamo 说:"要使这种方法在未来实现商业化,还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但从概念上讲,这确实是一个突破。"

该团队还指出,他们需要改进制造工艺,使纳米级晶体管在整个芯片上更加均匀。

这并不是麻省理工学院第一次致力于突破摩尔定律的限制。 今年早些时候,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展示了一种能在纳秒内开关的晶体管,其耐用性高达十亿周期。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1:34:00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