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警告说,西方国家需要专注于建立开源人工智能模型,否则就有可能在全球开发尖端技术的竞争中输给中国。
这一警告是在中国初创公司 DeepSeek 上个月推出其强大的推理开放式大型语言模型 R1 后发出的,该模型的构建方式比 OpenAI 等美国竞争对手更高效,震惊了世界。
施密特已成为一名重要的科技投资者和慈善家,他说,美国大多数顶级的大型语言模型都是封闭的,也就是说不能免费向所有人开放,其中包括Google的Gemini、Anthropic的Claude和OpenAI的GPT-4,但Meta的Llama是个例外。
施密特对《金融时报》说:"如果我们不为此做点什么,中国最终将成为开源领域的领导者,而世界其他国家将成为闭源国家。"这位亿万富翁说,如果不对开源技术进行投资,就会阻碍西方大学的科学发现,因为西方大学可能负担不起昂贵的封闭模式。
施密特本周在巴黎举行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上发表了讲话,美国副总统JD-万斯也在会上誓言,美国仍将是技术领域的主导力量。
OpenAI 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上个月表示,在开源模型方面,他一直站在"历史错误的一边",并建议公司需要制定新的战略,摒弃昂贵的封闭模型。
不过,该集团在开发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导致这家初创公司与软银就一轮2600亿美元的巨额融资进行了谈判。 包括Google和亚马逊在内的其他美国大型科技巨头也在封闭模型上投入了数十亿美元,认为这是确保巨额投资回报的最佳方式。
施密特说:"我认为(奥特曼)有点操之过急。"他补充说,人工智能主导地位的未来在于将开源和闭源人工智能模式相结合。
施密特说,美国通过建立强大的人工智能模型(如GPT-4)主导了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阶段,而欧洲则有机会通过思考如何通过在技术之上建立"应用"来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企业,从而获得经济收益。
他说:"欧洲必须振作起来。应用层面的功能非常强大,它将使欧洲更加高效。"
本周三,施密特宣布他将投资1000万美元,通过他与妻子温迪共同成立的非营利机构施密特科学公司(Schmidt Sciences)创建一个新的人工智能安全科学项目。该计划将包括 27 个致力于人工智能安全问题基础研究的项目。 获奖者包括图灵奖获得者、计算机科学家 Yoshua Bengio,他将为人工智能系统开发风险缓解技术;以及 OpenAI 董事会成员、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 Zico Kolter,他将探索人工智能攻击问题。
施密特呼吁西方国家与中国在人工智能安全问题上开展合作,因为中国也将面临围绕这项强大技术的同样问题。 他将此比作军方测试火箭时的信息共享。
他说:"我们向他们提供信息,他们可以利用这些信息使他们的模型更加安全,这怎么可能是坏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