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3:27:41
英特尔酷睿Ultra 5 230F评测:覆盖主流用户需求的高性价比之选
发布日期:2025-02-12 20:17:37  稿源:中关村在线

黑盒包装是英特尔面向中国市场推出的特供版桌面级处理器,而且自从特供版出现之后,英特尔酷睿每一代新品中倍受好评的高性价比型号几乎都有特供版的身影,比如此前的i5-14490F、i7-13790F等等,都是攒机用户首选型号。

随着英特尔酷睿Ultra 200S系列桌面级处理器的发布,黑盒特供版也正式进入酷睿Ultra时代,全新的架构、能效与性能表现,是否依旧会延续“黑盒”口碑呢?

本篇评测,我们将从酷睿Ultra 5 230F的视角出发,探索新一代酷睿黑盒特供版处理器的表现。


首先需要说明的一点是,“F”尾缀处理器中并未集成核芯显卡,因此必须要搭配独立显卡才能使用。如果没有独显需求的话,购买时需要注意选择处理器尾缀不带“F”的型号。

·Arrow Lake架构特性回顾

酷睿Ultra 5 230F隶属于Arrow Lake处理器家族,其CPU部分采用了TSMC N3B工艺,I/O模块采用了TSMC N6工艺,各个计算模块之间采用Die-to-Die直连,并利用英特尔Foveros 3D封装工艺进行封装。


相比上一代Raptor Lake来说,全新的Arrow Lake处理器在架构设计方面进行了极大程度的调整。但并非完全与新一代移动平台的Lunar Lake架构看齐,整体看上去更像是上一代Meteor Lake+Lunar Lake的混合。

首先在整个Die的结构上,Arrow Lake与Metor Lake更加相似,分为计算模块、GPU模块、SoC模块、I/O模块以及填充模块(无器件,主要作用是让芯片受力平衡,避免造成损伤),而并不是像整合过的Lunar Lake那样分为计算模块、平台控制模块和填充模块。


核心架构方面则与Lunar Lake看齐,性能核,也就是P-Core使用了最新的Lion Cove微架构。能效核,也就是E-Core使用了Skymont微架构。同时为了确保更好的散热,Arrow Lake在CPU核心排布上从原先的P-Core与 E-Core各自分区排布,转变为了交替式的排布。

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Arrow Lake的小核包含4个E-Core,4个E-Core组成一个簇,4个簇包含16个E-Core核心,它与P-Core之间为交替分布。


Arrow Lake在规格参数上也做了相应升级,P-Core的二级缓存从2MB增加到3MB,且二级缓存在P-Core上按照每个核心进行分配。而每4个E-Core集群可以共享4MB二级缓存。最终P-Core与E-Core能够同时共享36MB三级缓存,这些改变确保Arrow Lake在去掉超线程技术以及略微降低P-Core频率之后,依旧能够保持超越前代的性能输出。

此外,Arrow Lake的P-Core获得了更加细腻的时钟控制,提高效率的同时可以减少对电压和频率的依赖,从而使得性能进一步提升,且电压不像14代酷睿那样激进,简单来说就是主打一个稳中求进。

Arrow Lake还在桌面级处理器中首次引入NPU,算力13TOPS,并引入全新Xe-LPG架构的核显。

·测试平台配置与驱动信息

架构特性了解之后,我们来看看本次测试所使用的硬件平台配置,具体如下:


酷睿Ultra 5 230F是一颗10核10线程处理器,睿频加速最高为5GHz,拥有24MB三级缓存,基础TPD为65W,最大TDP为121W,采用TSMC N3B制程工艺打造。为了更加容易判断其性能表现,我们在测试时引入了酷睿Ultra 5 245K的跑分作为参照,后者是一颗14核14线程处理器,睿频加速最高为5.2GHz,基础TDP125W,最高TDP159W。


接下来我们从理论性能入手,看看这颗处理器的性能表现到底怎样?

·单核与多核理论性能测试

首先我们来看看酷睿Ultra 5 230F的单核和多核理论性能。英特尔酷睿Ultra 200S系列桌面级处理器在走高能效路线之后,降低了核心数量,但是因为频率依旧保持在5GHz,所以虽然多核性能有所损失,但单核性能并不弱。CPU-Z单核测试可以看到,酷睿Ultra 5 230F跑分788.3,比5.2GHz睿频的酷睿Ultra 5 245K略低一些。


多核性能因为Ultra 5 230F只有10核10线程,所以CPU-Z多核跑分为7401.5,不过考虑到Ultra 5的定位以及其应用场景,性能基本也是足够用了。


CINEBENCH的测试我们主要参考R23和2024版本的单核和多核性能。

单核性能方面,酷睿Ultra 5 230F在R23测试标准下得分为1965分,2024测试标准下为115,不错的睿频加速能力使其单核性能可以与Ultra 5 245K掰掰手腕,这意味着它的游戏性能其实是可以与Ultra 5 245K有一拼的。


多核性能方面,R23测试标准下得分为16597,2024测试标准得分为967,毕竟少4个核心,所以多核跑分与Ultra 5 245K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差距的。


相比以往而言,其实酷睿Ultra 200S系列桌面级处理器的连续跑分性能释放要更加稳定,这意味着它的能效表现更为出色。通过CINEBENCH R23十轮多核性能连续测试可以看到,酷睿Ultra 5 230F处理器的多核性能基本保持在16590分上下,极其稳定,与以往那种动辄差个1000、2000分的过山车跑分相比,酷睿Ultra 200S平台有着更加稳定的持续性能释放能力。


理论性能的最后一项测试是3DMark。

首先在单线程和最大线程性能上,酷睿Ultra 5 230F得分分别为1229和9507,单线程甚至还比Ultra 5 245K要高点,这其实说明0.2GHz的睿频性能差异在3DMark测试中并不那么敏感。从中可以看出物理渲染过程中,0.2GHz睿频差异影响不大,所有酷睿Ultra 5 230F的游戏性能应该与Ultra 5 245K差不了太多。如果购机预算比较紧张,可以选择便宜200元的Ultra 5 230F。



Time Spy和Fire Strike物理性能方面,DX12的表现二者相差不大,Ultra 5 230F得分11943,Ultra 5 245K得分10911;DX11的差异比较大,Ultra 5 230F得分33089,Ultra 5 245K的得分为40530。


从理论性能测试可以看出,酷睿Ultra 5 230F这颗处理器的单核性能还是相当靠谱的,应对游戏时与Ultra 5 245K的差异应该不算太大。而多核性能方面,因为它是一颗10核10线程处理器,相对14核14线程的Ultra 5 245K就要低一些了,不过10核10线程也足以应付大多数日常应用了。

·实际应用性能测试

接下来我们看看应用性能方面的表现。

首先是X264/X265编码性能,可以看到因为核心数量少一些,所以Ultra 5 230F编码速度要慢一些,但因为酷睿平台本身有着非常强大的编码指令集,所以即便是10核10线程的Ultra 5 230F,X264编码帧率也能达到92.54fps,X265编码帧率也能达到55.2fps,效率还是可以的。


压缩和解压缩性能是完全依赖核心/线程数量的,所以这并不算是酷睿Ultra 5 230F的强项。7-Zip压缩速度为40082KB/s,解压缩速度为534145KB/s,表现中规中矩。



综合生产力方面,我们主要参考CrossMark和UL Procyon两款测试软件。

首先从CrossMark理论性能来看,在其它配置完全相同的情况下,Ultra 5 230F平台相对Ultra 5 245K平台性能还是要低一些的,其综合得分为2058分,应对日常办公应用没有任何问题。


UL Procyon测试我们主要参考负载较重的图片与视频编辑测试,酷睿Ultra 5 230F平台两项测试分别得分7938和5535,相比酷睿Ultra 5 245K平台要略低一些。


生产力性能测试中的不少项目其实是比较看重核心和线程数量的,10核10线程的酷睿Ultra 5 230F从测试来看应对日常应用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完全可以作为办公电脑的主流配置来使用。

·游戏性能测试

处理器虽然并非影响游戏性能的主要因素,但是它往往决定了游戏体验是完全顺畅的,还是会有波动性迟滞的,这对于最终游戏体验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此外,处理器影响游戏的关键参数主要是频率,尤其是像10核10线程的Ultra 5 230F这种多核处理器,频率够高的话,它的游戏表现甚至不输核心比它多很多的处理器。

接下来我们看看同样配置下,Ultra 5 230F平台相比Ultra 5 245K平台来说,整体游戏体验的差异到底是怎样的?

这里我们测试了六款不同性能要求的游戏,首先是《古墓丽影:暗影》,这款游戏发售多年,如今仍然有着比较好的代表性,能跑动它就意味着当下大多数主流游戏都能顺畅运行。实测Ultra 5 230F平台1080P平均帧183fps,2K平均帧178fps,略低于Ultra 5 245K平台。


《极限竞速:地平线5》Ultra 5 230F在1080p分辨率下的平均帧率285fps,2K为241fps,同样略低于Ultra 5 245K平台。


《地平线:零之曙光》是一款主机移植游戏,不过优化的还不错,Ultra 5 230F平台1080P分辨率平均168fps,2K分辨率平均162fps。


《全面战争:三国》这款游戏受CPU性能影响比较明显,对频率也很敏感,所以Ultra 5 230F相比Ultra 5 245K来说,就不像别的游戏帧数差距在10fps以内了,1080P平均帧174.3fps,比Ultra 5 245K的186.6fps低12fps,不过搭配RTX 4080显卡是能够非常流畅地运行。


《无主之地3》这款游戏可以主动选择DX11或DX12,之前我们在3DMark测试中看到,Ultra 5 230F和Ultra 5 245K的DX12性能差距并不大,DX11差距会比较明显。游戏实测来看,DX12最高画质《无主之地3》二者相差只有大约7fps左右。


最后一款游戏是《赛博朋克2077》,超级画质、关闭光追设定下,1080P分辨率Ultra 5 230F平台平均能跑265.31fps,2K能跑197.12fps,和Ultra 5 245K的差异不大。


·AI性能测试

除了在能效方面显著改善之外,英特尔酷睿Ultra 200S桌面级处理器最大的变化就是加入了对AI的支持,并且内置了NPU计算单元,所以通过处理器也可以进行本地化的AI计算。不过Ultra 5 230F因为不带核显,所以只能搭配独显使用,AI计算任务自然是会更多放在GPU上的。当然我们也不妨通过测试了解一下这颗处理器的AI性能。这里我们主要参考Geekbench AI的性能测试。

Geekbench AI能够直观给出CPU、GPU、NPU的单精度、半精度、量化性能评分。

总体来看,酷睿Ultra 5 230F因为和Ultra 5 245K是同一架构,且NPU规格也一样,所以CPU和NPU的AI算力没有显著差异,二者都能胜任一些轻量化的AI任务。



·评测总结

作为中国特供版型号,黑盒包装的酷睿Ultra 5 230F处理器售价为1989元,相比2000多元的Ultra 5 245K要便宜200元。通过测试可以看到,这颗处理器在游戏方面其实和Ultra 5 245K相差不大,平均帧数基本在10fps差距以内,不过多核性能因为是10核10线程设计,对比起来要低一些,但实际应用方面足以满足日常需求。

另外还是要注意的是,酷睿Ultra 5 230F处理器自身不带核显,装机时必须搭配独显使用,否则无法点亮。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3:27:41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