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全面的新研究评估了美国最大的 25 家公司的 39763 种包装食品和饮料,发现近 20% 的食品和饮料依靠合成食用色素来吸引儿童和成年消费者。鉴于合成食用色素在过去六个月中已成为热门话题,乔治全球健康研究所、北卡罗来纳大学和公共利益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希望了解其使用范围究竟有多广。虽然他们的研究重点关注的是2020年上市的产品,但这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数据集。
研究小组分析了 39763 种产品的营养成分,特别关注糖果、含糖饮料、即食食品、早餐麦片和烘焙食品——这些加工食品类别最有可能使用合成色素。
他们发现,这五类产品中,28% 至少含有一种合成食用色素,而其余近 4 万种受评估食品中,这一比例仅为 11%。添加色素的食品比不添加合成色素的食品添加糖量高出 141%(分别为 33.3 克/100 克和 13.8 克/100 克)。
乔治全球健康研究所研究员伊丽莎白·邓福德博士表示: “过去 40 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合成色素对健康有害,但令人失望的是,它们在我们的食品体系中仍然如此普遍,尤其是在那些旨在吸引儿童的产品中。”
从各公司来看,费列罗60%的产品含有合成色素,略高于玛氏(52%)和百事可乐(51%)的能量饮料。总体而言,这25家公司生产的运动饮料中,79%含有合成色素。
虽然该研究没有列出排名前25的公司,但确认其中几家公司并不难——百事可乐、雀巢美国、卡夫亨氏、康尼格拉、玛氏、家乐氏、费列罗和好时公司——但这绝不是一份最终名单。本月,几家大型制造商宣布计划在2026年至2027年间彻底淘汰食品染料和色素(FD&C)。这些公司包括雀巢美国、卡夫亨氏、康尼格拉和通用磨坊(该公司在儿童早餐谷物食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今年6月,一些公司发布了声明——听起来像是照搬了同样的模板——宣布了它们在弃用合成色素的压力日益增大后计划做出的改变。持怀疑态度的观察者还会发现,这些公司重新关注公共卫生的同时,美国已有25个州禁止、限制或正在考虑禁止销售含有合成色素的产品。
卡夫亨氏北美总裁佩德罗·纳维奥 (Pedro Navio) 表示:“作为一家拥有150多年历史的食品公司,我们不断改进配方、产品和产品组合,以向消费者和客户提供卓越的产品。我们的绝大多数产品都使用天然色素或不使用色素,并且我们一直在努力减少在其余产品组合中对FD&C色素的使用。”
通用磨坊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哈梅宁表示:“在悠久的历史中,通用磨坊始终快速响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而重新调整产品组合以去除认证色素就是又一例证。如今,我们绝大多数食品均未使用认证色素,我们正在努力确保这一举措很快将推广到我们所有的产品组合。我们深知家庭对我们的信任,因此我们将率先在明年夏天之前去除谷物食品和K-12食品中的认证色素。我们致力于继续生产美味可口、人人皆可享用的食品。”
康尼格拉将在 2026 年至 2027 年期间减少向 K-12 学校销售的产品中的 FD&C 色素,并在 2027 年底前全部减少。康尼格拉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汤姆·麦格夫 (Tom McGough) 表示:“康尼格拉以创新美味、时尚的食品而闻名,我们放弃 FD&C 色素只是我们更广泛战略的一个方面,该战略旨在使我们的产品组合现代化,符合消费者的喜好。”
禁用这些色素的压力由来已久,大量研究表明它们与儿童神经行为问题有关。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些色素在加工食品中随处可见,然而,进入本世纪,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这些添加剂与一系列健康问题有关。红色3号——几十年来一直用于赋予鲜红色糖果颜色——于今年1月受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警告。然而,2022年,它被证明会导致雄性实验大鼠患癌,因此,相关企业仍有时间在2027年1月15日之前逐步淘汰其产品。(值得注意的是,迄今为止,尚未证明红色3号对人类具有相同的致癌作用。)
该行业组织当时表示:“环境健康危害评估办公室(OEHHA)的评估并未确立合成色素与负面健康或行为影响之间的因果关系,其得出的可能存在关联的结论是基于不充分的科学证据。”
然而,红色3号在1990年被禁止在美国销售的化妆品中使用。次年,国际色素制造商协会(IACM)反击,驳斥了该致癌性研究结果,声称禁令是基于“证据不足”。红色3号是这项最新研究中发现的众多染料之一,在39763种产品中,有7428种被发现含有红色3号。最常见的合成染料是红色40号,美国环境保护署将其列为“根据实验和模型数据已证实为低危”的着色剂,其出现在14%的产品中。其次是黄色5号(11%)、蓝色1号(11%)、蓝色2号(3%)、红色3号(2%)和绿色3号(不到1%)。
其中大多数色素与红色40号的分类相同,但绿色3号的评级更差,其“符合其功能性成分类别的更安全选择标准,但存在一些危害概况问题”。今年4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计划“逐步淘汰美国食品供应中所有石油基合成色素”,撤销柑橘红2号和橙B的使用授权,并在2026年底前淘汰绿3号、红40号、黄5号、黄6号、蓝1号和蓝2号。
所有色素都对人体有害吗?这很复杂。即使色素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它们确实能让食品和饮料在视觉上对潜在消费者更具吸引力。食品制造商和监管机构经常声称“证据不足”意味着没有实际证据证明色素有害。要知道,仅在2020年,这19%含有色素的产品就为生产商带来了470亿美元的收入。此外,长期研究普遍严重缺乏。
“ FDA 最近要求食品行业自愿逐步淘汰食品供应中的合成色素,但许多公司此前曾承诺停止使用,但最终未能兑现承诺,”公共利益科学中心食品添加剂和补充剂首席科学家 Thomas Galligan 博士表示。“因此,食品公司是否会遵守这项新要求还有待观察。如果 FDA 能够像欧盟自 2010 年起实施的规定那样,要求在合成色素食品上贴上警示标签,那么行业将更有动力重新制定配方。这些警示标签还能确保消费者更好地保护自己,免受那些选择不完全淘汰色素的公司所售产品的侵害。”
2010 年,针对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些色素与神经生物学问题有关,欧盟出台法律,要求公司提供标明以下人工色素的标签:柠檬黄 (E102),用于给糖果和碳酸饮料着色;喹啉黄 (E104),一种绿黄色食品着色剂;日落黄 (E110),用于发酵或加热食品;胭脂红 (E122),一种用于果冻类产品的红色着色剂;胭脂红 E124用于香肠和饮料;诱惑红 AC (E129) – 也称为红 40 – 用于糖果和饮料。
研究人员在研究中指出:“过去40多年的研究对美国食品和饮料中获准使用的合成食用色素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尤其是其对某些儿童神经行为的影响。了解美国食品和饮料中合成色素的普遍性,尤其是针对儿童销售的食品和饮料,可以帮助有意采取立法或监管行动的政策制定者了解情况。”
虽然这项新研究的目的并非制造恐慌,但它确实凸显了科学研究中存在的漏洞(包括但不限于缺乏长期调查)加上企业利益,导致美国市场落后于其他至少实施了消费者透明协议的地区。
“但在监管程序赶上科学发展之前,家长和注重健康的消费者应该始终检查成分标签上是否有合成色素和高含量的添加糖,”邓福德说。“如果产品含有其中任何一种,你最好不要购买,尤其是对你的孩子来说。”
该研究发表在《营养与饮食学会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