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奥尔巴尼大学(University at Albany, SUNY)的化学家团队近日开发出一种高能化合物——二硼化锰(MnB₂),有望革新火箭燃料,显著提升太空飞行效率。这一最新研究已发表于《美国化学会杂志》。
Yeung实验室的弧熔炉正在合成二硼化锰。图片来源:Brian Busher
研究团队负责人Michael Yeung助理教授介绍,当该化合物被点燃时,每单位重量和体积所释放的能量,均远超现有推进剂。以火箭为例,这意味着所需燃料更少,可显著提升载荷空间与任务持续时间,为更多实验设备和样本回程预留了宝贵空间。
据介绍,二硼化锰的能量密度按重量计算比铝高出20%以上,按体积计算高出约150%。铝是当前固体火箭助推器的主流材料。而MnB₂除了能量巨大之外,还具备极高的稳定性,仅在遇到如煤油等点火源时才会起燃。
该团队还指出,二硼化锰的硼基结构赋予其广泛的应用潜力,既可用于增强汽车催化转换器的性能,也可作为塑料降解的催化剂。
二硼化锰分子模型。图片来源:Brian Busher
制备突破极高温条件,结构变形蕴含巨大能量
“二硼化物自上世纪60年代首次被关注以来,由于制备技术受限,这一化合物长期停留在理论层面。”研究团队成员、博士生Joseph Doane补充说,如今借助新技术——电弧熔融仪,科学家们首次实现了二硼化锰的纯净合成。
合成过程首先将锰粉和硼粉压实成丸,并密封于加固玻璃舱内,随后以高达3000℃(约5000华氏度)的电流加热,使其熔融并迅速冷却,锁定了新材料的独特结构。在原子尺度上,这一过程促使中央锰原子与更多原子结合,产生高度压缩如弹簧的排列。
博士生Gregory John基于计算模拟揭示,其分子结构呈现微妙的非对称“变形”,这正是材料高储能的关键来源。如同被压弯的蹦床一般,变形越大潜在能量越高,当燃料点燃时,能量即可被释放出来。
迈克尔·杨在奥尔巴尼大学ETEC大楼的实验室。图片来源:布莱恩·布舍
“新材料需要新化合物”
奥尔巴尼大学化学副教授Alan Chen指出,“化学家普遍认为,硼基化合物应具备不同寻常的性质,而材料化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创造既坚硬又极端的新物质。”本项研究便是探索新型硼基化学物的范例,成果不仅关乎火箭燃料,也对催化剂与塑料回收领域有所裨益。
助理教授杨迈克尔。图片来源:布莱恩·布舍
Yeung教授的硼化物研究兴趣源自他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求学经历。他回忆第一次合成出类似二硼化锰的新材料时,材料变成了发光的橙色,这使他意识到硼基化合物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并决定未来深入探索。
本项研究论文题为“配位违规:通过高能过渡金属探索亚稳态二硼化物”,由Joseph T. Doane、Gregory M. John、Alma Kolakji、Abraham A. Rosenberg、Yiren Zhang、Alan A. Chen与Michael T. Yeung完成,于2025年5月2日发表于《美国化学会杂志》。
编译自/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