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Markets Pulse调查显示,关于企业在人工智能上的投入是否物有所值的疑虑正在升温。这加剧了人们对那波从熊市边缘反弹以来市值暴增16万亿美元的涨势正逼近临界点的担忧。在9月29日至10月8日进行的共有149名参与者的调查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认为,由人工智能推动的企业业绩表现优异这一趋势将会持续。然而,大致同样多的受访者表示,企业在人工智能上的花费与其回报并不相称。
“军备竞赛”
这种矛盾心态也反映在更广泛的市场中。标普500指数今年迄今已创下34次历史新高,完全了走出4月初的低谷。当时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公布了广泛的关税措施,导致股票市场在宣布后的第二天市值蒸发了2.5万亿美元。
不过,类似Paul Tudor Jones这样的对冲基金亿万富豪发出的警告声不绝于耳,他本周警示称,泡沫破裂可能“甚至比1999年更具爆炸性”。
尽管针对该基准指数近月来反复刷新高点的忧虑并不新鲜,但本周出现了新的维度:人工智能巨头英伟达公司及其竞争对手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均公布了与OpenAI达成数十亿美元的交易,但这些交易被批评为“循环”交易。
“几乎每天都有关于大型科技公司人工智能军备竞赛的新头条,”BCA Research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Irene Tunkel表示。“在这股狂热降温之前,总账单很容易就会达到数万亿美元。值不值?这取决于谁在花钱。”
关于股票市场是否处于泡沫之中的疑问,最快可能在下周得到回答。
摩根大通公司及其他美国大型银行将拉开第三季度财报季,分析师预计,美联储近期的降息及其转向鸽派将带来顺风。
卖方研究人士预计,标普500指数成份股三季度利润同比增长7.2%,这将是八个季度以来最慢的增速。与此同时,根据行业研究,今年全年每股收益预计将增长近11%。
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这一预期过于乐观。他们正准备迎接关税在2025年最后两个季度对企业业绩产生显著影响。
人工智能货币化
即将到来的财报季中,有一项科目势必会受到格外审视:资本开支,尤其是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部分。调查结果也显示出了这一点,凸显出对AI投入与回报的担忧。
此类支出已推动全球科技股走高,且支出有望进一步加码。根据行业研究的数据,美国超大市值公司的AI支出预计将在2026年至2029年间达到1.1万亿美元,而全部的人工智能相关支出将超过1.6万亿美元。
数据显示,这高于过去12个月“科技股七巨头”(不含特斯拉)合计3090亿美元的资本开支。其中大部分基本都投向了人工智能建设。
“在未来几年里,需要将其人工智能投资货币化的不止是少数几家超大市值公司,”Wells Fargo Investment Institute高级全球市场策略师Scott Wren表示。“对许多公司而言,目前人工智能还是成本而不是收入来源。或许现在还不是重大阻力,但未来会成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