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4:08:21
巨头“吞”巨头 中国航油要重组,航空公司很忧愁
发布日期:2025-11-14 12:43:06  稿源:能见派

一家新的航空油料巨无霸企业或已呼之欲出。近日,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旗下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中国航油将与另一家企业集团进行重组。《能见派》从消息人士处获悉,重组企业集团为中石化就收购中国航油进行谈判。如果交易落地,中国航油将并入中石化。


中石化和中国航油都是各自细分领域的巨头,前者是全球产能最大的炼油商,后者是亚洲最大的航油供应商。如果重组落地,或将引发行业大洗牌人事变动上,来自中石化系统的李炜,今年5月已空降中国航油担任总经理。

《能见派》就此询问上述企业,各方均表示,目前暂无可透露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航油的客户覆盖各大航空公司。有些民航业内人士表示担忧,他们认为航油资源供应会由“多元供给”变为“一家独大”,从而可能引发航油供应市场不公平竞争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重组系“强强联合”,有助于确保航油品质和供应链稳定性。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

中国航油是最佳选择?

为什么并购重组会选中中国航油?

一位央企内部人士告诉《能见派》,在央企中国航油的业务非常单一,作为独立供应商时,需向中石化、中石油等多家采购航油,再销售给各家航空公司,本质上是个贸易企业,也是之前民航体系分家的历史遗留问题,本身既没有业务壁垒,规模也非常小,没有做资源巨头的命运,也没有科研央企的小而美,不论这次的重组谈判结果如何,长期业务被并入拥有上游石油供应决定权的大型央企也是必然。

官方信息显示,中国航油总公司于1990年组建,2002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并于2003年成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现在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集航空油品采购、运输、储存、检测、销售、加注为一体的航空运输服务保障企业。

中国航油也曾意图做大做强,冲刺过资本市场。2020年中国航油集团旗下的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航石油”曾递交上市申请,但2024年1月撤回。据招股书披露,中航石油营业收入主要来自成品油销售、仓储服务及城市燃气业务成品油交易规模每年保持在百亿元以上,在同行业中央企业中仅次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化集团排名第5位。此外,公司依托控股股东中国航油集团为机场提供航煤保供服务,为机场内部提供成品油加油服务,该业务为在中国境内独有业务。

中航石油的加油站终端网络分布主要在全国各省、市机场范围之内,其中一部分还担负着保障机场地面车辆运营的重要任务相对于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终端布局的社会化程度不高。为解决这个问题,中航石油拟募集资金16.3亿元,用于新建24座加油加气站项目、道镇油库项目、收购津国油公司82%股权以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此次并购重组最终落实是中石化参与,那中石化将打通从原油炼化到飞机加油的全链条,上游炼化市场竞争格局或将重塑。对于中国航油来说,有了更稳定可靠的上游供应,也不用再为加油站终端市场薄弱烦恼。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周丽莎告诉《能见派》,中国航油的重组符合近年来国企改革聚焦主责主业、通过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政策方向其目的在于优化国有资本布局,避免同质化竞争。

她表示,中国航油处于航空燃料产业链的下游关键环节,覆盖全国运输机场及航空客户的销售网络,确保其航油产品的稳定销售通过整合实现“炼油-分销”一体化,有助于增强其供应链的稳定性与议价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航油的董事会中,现任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炜,就来自中国石化。官方简历显示,李炜多年来一直在中国石化系统工作,2025年5月起履新中国航油,担任总经理。


航空公司担忧“一家独大”

中国航油是国内航煤保供和机场内部成品油加油服务的独家供应商。

民航业内人士向《能见派》分析称,在航空公司的成本构成中,航油成本占比最重,约占总成本的三分之一,且较为刚性,而且航油价格外部影响因素多,航司几乎很难对油价保有议价权,只能通过拉高机队利用率、选择省油机型等方式,降低单位油耗、控制自身燃油成本。

“加油服务就中航油一家,航空公司必须购买中航油的油,因为现在机场的航油设施包括油罐、输油管道都是中航油建的。但炼化是有多家竞争的,大的有中石油、中石化,小的有很多民营炼化厂,”上述人士表示,航油上游多元供给的好处,是能够优中选优,特别是质量高,运输服务好,价格低,这个是市场竞争带来的巨大红利,但也担心并购后会引发航油产业链上下游不公平竞争。

该人士表示,航油生产端包括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央企,山东地炼、延长石油等地方国企以及浙江荣盛、恒力石化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如果某一家企业通过并购中国航油实现纵向集中极大增强其在航油产业链中的市场支配地位,航油资源供应很可能多元供给”变为“一家独大”,挤压其他生产商市场份额,可能引发航油供应市场不公平竞争但另有人士持赞同意见,认为此次重组将有助于确保航油品质和供应链稳定性。

同时,有民航油料专家还特别提到,目前国内获批的可持续航空燃料 (SAF) 生产企业中,民营经济产能占90%以上,如果并购方利用重组后产供销一体化优势地位对现有、新进市场主体形成准入壁垒,无形中会影响民营经济进入SAF市场,可能影响航空业减碳目标实现。

此次并购重组,涉及能源行业的竞争性环节炼化销售与具有一定基础服务性质的环节航油供应,如何在此过程中清晰界定边界、避免形成新的垂直一体化垄断格局,是实现改革目标的关键考验。上述专家表示

 | 《能见派》 刘丽丽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4:08:21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