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7:35:33
官方称“汽车百公里加速小于5秒”系误读:只是重新定义安全起步
发布日期:2025-11-15 15:27:12  稿源:快科技

3.3秒、2.9秒、1.9秒……新能源汽车零百加速纪录近年来不断被刷新。一款款贴着“性能怪兽”标签的车型,驰骋在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上。曾几何时,零百加速5秒内还是百万级超跑的专属标签,如今已成为20万元级新能源车的“标配”,部分入门级车型也将加速性能作为核心卖点。

随着这个情况越来越广泛,近日,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制修订计划,公安部组织完成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其中提及限速要求:乘用车每次启动后,应处于百公里加速时间(0~100km/h)不少于5秒的默认状态,而这也引起了巨大争议。

针对上述情况,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意见稿起草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外界普遍理解出现明显偏差。

该负责人强调,“默认工作状态”才是这一条款的核心,而非“禁止5秒内加速”。这意味着,一辆车能否具备3秒、4秒甚至更快的加速能力,并未被写入限制;受到规制的,仅是车辆在启动瞬间的动力释放方式。

为何将默认阈值设定为5秒?该负责人解释称,这是起草组与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根据市场车型加速特性与事故统计共同得出的结果。

调研显示,目前,存量市场中,大多数燃油乘用车的百公里加速普遍大于5秒,驾驶者对这一性能区间更为熟悉,也更不易误操作。因此,将其作为启动阶段的动力基准,更符合大众用户的操控习惯。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7:35:33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