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5日,我国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舷号18)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入列授旗仪式,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式迈入“三航母时代”。福建舰满载排水量超8万吨,属大型常规动力航母,为全球吨位最大的常规动力航母,还是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电磁弹射的航母,国产化率超98%,能耗仅为蒸汽弹射的1/3。
从辽宁舰到山东舰,再到如今正式服役的福建舰,中国航母用短短十几年时间,完成了从滑跃起飞到电磁弹射的跨越。
那么为何福建舰要使用电磁弹射而非蒸汽弹射,这背后又有怎样的技术支撑?央视新闻最新报道进行揭秘。

专家介绍,福建舰电磁弹射系统具有飞机出动率高、准备时间短、弹射系统多、维护性好等显著优势,与蒸汽弹射相比,实现了作战准备时间指数级缩短,舰载机作战半径成倍增加,大幅提升航母综合作战能力。
蒸汽弹射器的弹射力度不可调,可能会导致舰载机机体结构的损伤,而电磁弹射器不需要复杂的管道系统,占用航母内部的空间比较少,还能会根据舰载机的尺寸、重量,灵活选择弹射力度。
拥有了电磁弹射器,舰载机起飞就不需要滑跃的甲板结构,飞行甲板上可以布放更多舰载机。
弹射舰载机的过程当中,其他舰载机处于待命状态,这样能够保证在最短时间内,让更多舰载机升空作战,构成更大更完善的空中作战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