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 Windows 系统里已经有内置的系统还原功能,该功能默认禁用,但开启后系统会在关键操作时自动创建快照,例如安装累积更新或者软件时都会创建快照方便用户进行还原。微软最新开发的功能名为时间点还原,该功能与系统还原功能类似但不清楚是全新开发的还是复用了系统还原的某些功能,目前从演示来看与系统现有的还原功能非常相似。
该功能旨在帮助用户遇到关键系统错误时可以快速回退到此前的状态,这会丢失一段时间内的文件,但可以在不重装系统的情况下快速执行系统恢复,算是备用修复手法。





时间点还原功能介绍 (Point-in-time Restore):
该功能位于 Windows 11、设置、系统、恢复、时间点还原,此功能默认情况下开启并且设置为每 24 小时拍摄快照并保留 72 小时,默认情况下系统会保留三张快照供用户恢复。
这个功能也会因为拍照快照而占用系统存储空间,占据的空间取决于用户快照频率和保留时间,例如最短可以每 4 小时拍摄快照,而占用的空间则可能轻松超过 200GB 甚至更多。
文件方面快照中间间隔时间的文件变动会丢失,按照系统还原功能的设定,用户个人文件不会丢失,但软件数据例如在拍照快照到恢复前的这段时间内的数据可能会丢失。
实际操作的路径:
当发生崩溃后进入 WinRE 高级启动界面,选择疑难解答、时间点还原、然后选择对应的时间即可,启动后系统需要几分钟或十几分钟进行还原处理,还原后系统就会进入快照创建时的状态。
演示视频地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A6ISfYOQy8
注意:以上功能目前还没有发布,这都是在开发测试中的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