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年对全球大型科技公司实施强硬监管,欧洲最终让步。受产业界和美国政府的强烈压力,欧盟执行机构——欧盟委员会,正在对其旗舰《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进行简化,包括对广为人知的“cookie权限弹窗”进行调整,并在人工智能相关法规上放宽或延迟,以减少繁琐程序,恢复经济增长。
欧盟委员会提出的新方案将修改 GDPR 的核心内容,企业在分享匿名或伪匿名数据集时将更加便捷。AI企业只要符合 GDPR 的其它要求,即可合法使用个人数据进行模型训练。
与此同时,欧盟标志性的人工智能法规《AI法案》也被稀释。该法案于2024年生效,但部分内容原定于明年夏季才开始执行。最新修改方案延长了针对“高风险”AI系统的实施宽限期,只有在“相关标准和支持工具可用”时才会正式适用此类规则。
对于广大用户来说,最受欢迎的变化或许是“cookie”横幅和弹窗将明显减少。根据新提案,一些“无风险”cookie将不会触发弹窗,用户也可通过一处统一的浏览器设置控制其它cookie。
新数字综合法案还包括:为小型企业简化AI文档要求、企业统一报告网络安全事件的接口,以及将AI监督权力集中到欧盟AI办公室。
欧盟委员会技术主权执行副主席Henna Virkkunen表示:“欧盟拥有成功创新所需全部条件,但我们的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经常被繁琐规则所拖累。简化法律、开放数据访问、推出统一的欧洲企业钱包,我们是在为创新腾出空间并推动欧洲市场化,这一切都遵循‘欧洲方式’:在确保用户基本权利得到充分保护的前提下进行。”
该提案接下来需提交欧盟议会及27个成员国表决,并需获得“合格多数”通过,过程可能历时数月,其间或有重大修改。
这次改革料将在布鲁塞尔引发不小波澜。GDPR是欧洲科技战略的基石,可谓近乎“圣经”。泄露的草案版本已让民权组织及部分政要强烈不满,批评委员会在弱化核心保障、向大型科技公司让步。
这一决定是在经历了多月的来自大科技公司、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以及欧盟内部重量级人物(如前意大利总理、欧洲央行前行长 Mario Draghi)等的施压后做出的。委员会试图将这些变化表述为法律简化,而非削弱,意在缓解布鲁塞尔对“强监管导致全球竞争力受阻”的担忧。
实际上,在全球AI领域,欧洲鲜有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市场主要由美国和中国公司(如DeepSeek、Google、OpenAI等)主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