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落基山脉最具标志性的哺乳动物之一——美洲鼠兔(Ochotona princeps)的幼崽在部分科罗拉多落基山地区正变得日益稀少。这一发现引发了科学界对该物种未来生存状况的担忧。

鼠兔是和兔子、野兔有近亲关系的小型草食性哺乳动物,适应于寒冷的高海拔环境,通常栖息于高山和亚高山地区的岩石堆之间。它们以圆耳、浓密皮毛和独特的警戒叫声而闻名。
该研究基于对距离落基山国家公园南部约10英里一处栖息地中鼠兔种群多年的监测结果。科学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地幼年鼠兔的“补给”数量明显下降,现在的鼠兔种群主要由年龄较大的成年个体组成,新生或外来幼年鼠兔数量严重不足,导致种群更新能力下降。研究结果发表于《极地、南极与高山研究》期刊。
研究负责人、科罗拉多大学北极与高山研究所的Chris Ray表示:“如果你在落基山的步道上遇见一只向你‘喊话’的鼠兔,这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如果以后再看不到,野外体验的乐趣就大打折扣。”Ray补充,科学界早已预见到气候变暖会对美西鼠兔构成威胁,早在2016年相关研究便预测,本世纪末鼠兔有可能从落基山国家公园彻底消失。
团队尚未查明该栖息地幼年鼠兔数量骤降的具体原因,但整个落基山区的夏季温度在持续升高,这对依赖高山生态系统的人类来说也是警示信号。Ray称:“鼠兔的栖息地就是我们的‘水塔’。这里地下的多年冻土或者季节性冰雪每年会在夏末逐渐融化,为水库补给水源。保护这些栖息地也就是保障我们的水资源。”

本次研究详细考察了荷兰市北部Niwot Ridge的长期生态观测点,收集对比了过去40年内的鼠兔调查数据。最早从1981年起,科罗拉多大学前教授Charles Southwick团队便开始在此跟踪捕捉并标记鼠兔,而Ray从2004年及2008年—2020年,也在同地点采用近似方法定期调查。严密的动物福利措施确保了收集数据过程中的科学与道德规范。
对比数据显示,团队捕捉到的幼年鼠兔比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下降了约50%,显示此地年轻鼠兔数量正大幅减少。Ray指出,鼠兔对环境温度极为敏感,它们没有像狗一样喘气或出汗散热的能力,只能依靠钻进凉爽空间静待体热散失。如果温度继续升高,它们迁徙到其他高地也将变得更困难。

“我亲眼见证过一只90年代我标记过的鼠兔,它成年后又存活了9年。现在这样的情况已经极少见,周围的一切都在悄然变化。”Ray感叹道。
研究团队在论文《长期数据揭示科罗拉多Niwot Ridge美洲鼠兔幼年个体数量严重下降》中指出,这一趋势对该区域高山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水资源安全提出了新的警告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