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8:40:12
韩版“微信”被学生用作语言暴力工具
发布日期:2012-03-20 21:25:32  稿源:
韩国校园暴力一直是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屡禁不止,并且最近花样翻新。这种新形式是指通过智能手机社交软件对他人施加语言暴力的行为。《朝鲜日报》报道了首尔某高中二年级女学生郑秀珍(17岁,化名)去年经历的恐怖事件。据称,郑某陆续通过kakaotalk(韩国版的“微信”)收到一些难以启齿的脏话和辱骂之词。后来,郑某多次收到此类匿名短信后,因严重的心理压力不得不选择暂时休学。事后发现,发短信者是三名同班同学。




图为Kakaotalk软件(资料图片)

这就是所谓的蔓延在数码产品上的“数码暴力(Smart Bullying)”,它由曾在网络上盛行一时的“网络暴力(Cyber Bullying)”演变而来。

在警察厅“安全梦想援助中心”网站的“校园暴力及有害环境检举”栏上,仅上月就收到了10余条关于“通过智能手机短信,遭受同龄人语言暴力”的检举内容。

去年11月,韩国信息振兴院对全国小学、初中及高中的1260名学生进行了相关调查。调查显示,其中5名学生表示曾被同龄人通过网络或智能手机短信捉弄、辱骂或孤立。数码暴力属于非正面暴力,表面上不留任何痕迹,若受害者不举报,旁人很难察觉。

青少年暴力预防财团、学校暴力SOS志愿团团长李由美说:“数码暴力属于语言暴力,可以导致受害人心理不安、排斥他人睡眠障碍等严重的心理疾病,所以其痛苦指数不亚于身体暴力。”

据悉,韩国政府也在迅速制定相关法律,强调从现在起各学校应对学生进行智能手机交际教育,以期减少校园暴力。(人民网)

访问:Kakaotalk网站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8:40:12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