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正在做一件前人未及的事,那就是改变语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购买一台平板电脑的真实意思就是去买一台iPad,”芝加哥ABT电子市场经理Josh Davis如是说。“iPad赋予整个平板电脑界生命,并且为其带来市场。”一个公司拓宽自己道路的方法就是使自己的品牌家喻户晓,但是只有少数的品牌能够持久得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产品本身已经成为整个产品类别的代名词。那么,这就会产生一种“仿制化”效应,例如苹果公司就有此遭遇,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拓宽了品牌的知名度,另外一方面却也毁坏了品牌的创意和设计。
对于品牌而言,这是极为矛盾的现象。一方面企业花掉成百上千万去创造一个品牌,然后又花掉成百上千万去做品牌营销,结果它们的名声非常宏大,却还不如仿制品卖的好。
西雅图商标律师迈克尔.阿特斯金说:“仿制化造成了企业和企业间销售和法律之间的紧张局势,市场营销人员希望商品名字尽可能的受欢迎,而商标律师则担心产生品牌纠纷。”
事实上,这些事并不会经常发生。只有5%的美国品牌名称成为了其所属产品类别的代名词。这些品牌所需要做的事就是不断升级自己的产品。那些品牌太受欢迎,以至于在销售和市场份额上存在很多竞争对手,因为它们可以左右消费者的思想。知名品牌的产品名称就像是办公室里的小感冒很多就传播开来。
“改变一旦发生就无法停止其脚步,”迈克尔.韦斯,康奈尔大学语言学教授说到,“没有什么可以左右语言的丰富。”
编译自usa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