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3:41:16
这才叫视网膜显示:无线光伏视网膜移植有重大突破
发布日期:2012-05-14 18:44:36  稿源:

雷锋网之前曾经发表过一篇《Retina大战一触即发》的文章讲述了视网膜显示大战如火如荼的局面,不过相比起以下我们介绍的内容,小编想说一句,你们那些视网膜显示都弱爆了,通过无线光伏视网膜移植让盲人重见光明,这才叫视网膜显示。
在失明的案例中,包括增龄性黄斑变性(与年龄相关的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的患者,他们的眼球还是很完整的。虽然把光线转换为电子脉冲的视网膜细胞也 许会死亡,但是把生物电信号传递给大脑的的神经还是完整无缺的。利用眼球的这种状况来恢复光明是有可能的:通过设备刺激那些完整的神经,大脑的视觉区域就 能收到信号,让患者看到东西。

理论上,通过设备能把光线转化为生物电信号,并把信号传递到视网膜底下的神经,即可让盲人重见光明。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这种设备相当的庞大和复杂。不 过在《自然光子学》杂志上,有研究员宣称已经找到一个创新的方法解决把设备植入视网膜等部分复杂问题,只需要一个光电设备把光转换为自由电子,从而形成电 流供其工作。该设备通过向眼球合适的层面注入电流的方式刺激视网膜底下的神经。更酷的是,该装备不需要外置电源,只需要通过光线的转换来供能,从而使得盲 人自由活动成为可能。

这一设备的原理是在柔软的硅基质上排布一阵列的硅光电二极管,当中的氧化铱电极连通着向大脑传递信号的神经层,而硅基质被放在电极的顶面。当受到光线刺激的时候,这个玩意将会产生不同的小电压,产生的电压会刺激相应的神经,从而大脑的视觉区域接收这些信号。



研究者通过用身体被植入设备的老鼠进行试验,证明光电二极管可以被红外激光激发,从而控制神经活动。虽然神经并不需要很大的能量去触发,但是估 计这样的激光器会引起小片区域的温度上升(还不至于到危险的地步)。研究者设想这个激光器放置在护目镜上(效果图如上图所示),护目镜把映像传送到便携电 脑上,经过一些列程序把图片转换成激光脉冲,变成视网膜设备上的不同区域的光伏阵列。但是该设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能提供高分辨率的色彩视觉。 

由于设备是植入在视网膜内,因此传感器就可以随着我们的眼球把焦点转向特定的物体上。假以时日,电极周围的神经细胞也会长出来。接触面积的增加能够降低用来产生信号的电荷。

尽管这个系统还有很多不足,但是有两个亮点是值得一提的。第一,他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把设备植入并固定在眼球内部。第二,对于那些复杂的设备,比 如说激光器和便携式电脑都是外置的,升级系统的时候可以直接更换硬件,非常简单。或许这一技术在未来有可能不仅仅用于盲人重见光明,而是用在追求更好的数 字显示效果的发烧友身上?

Via:arstechnica  三影无声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3:41:16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