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曾经的恶意差评师,3天之后幡然悔悟,并将自己的经历和悔悟放上了网络。这可以说是首位在网上自曝身份,直面网民的恶意差评师,引发了网友的高度关
注。据该名差评师自述,自己是今年将要毕业的大专生,由于面临毕业压力,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此前曾经做过服务员、当过水军,当差评师的目的很简单,只是
想赚钱。然而,良心的谴责却让他无法继续攫取这种不义之财。在当差评师的这3天里,“没有睡一晚安稳觉,每时每刻接受着良心的考验。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个店主打来电话说给钱给改差评,听着他们的一声声哀叹,还有那些正在照顾宝宝的爸爸妈妈店主,实在是坚持不住了,”“我明白,我不能让他们付出的努力付诸东流。”
网友们对于他的金盆洗手给于了支持:“不能为了挣钱埋没了自己的良心”,“人家卖家也是小本经营,做人厚道点好”,“就算走歪路发财了也会有报应的”。也有更多的网友送上祝福:“楼主很棒,希望你毕业后的工作一帆风顺。”
事实上,法律界基本形成共识,网络差评师的行径已经违法。“职业差评师这样的行为是违法的行为,”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律师金丽迪明确表示,“如果累计敲诈勒索达到3次,或者累计敲诈金额达到4000元是就是犯罪行为,是要追究其刑事责任的。”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北京汇佳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邱宝昌: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这种以敲诈勒索为目的的恶意差评行为,次数达到3次即可视为犯罪,公安司法机关可对这些犯罪分子进行刑事处罚。他建议:“如果有卖家遭遇恶意差评敲诈,可以多人共同报案,联合起来让公安机关将敲诈者绳之以法。”
而铁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孙奕的观点是,由于淘宝上的卖家是C类卖家。评价其实是卖家的商业和个人双重信誉。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职业差评师的行为也是一种侵权行为。
据了解,如今,他们团体中的不少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其实已经犯法了,再加上现在淘宝网对恶意差评的打击力度变大,他自己也早已不干。据他透露,在法律、自我良心谴责、社会舆论等等多重压力下,越来越多的恶意差评师们正告别这一见不得人的行当。
来源:通信世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