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0:26:32
Apple Watch:没有 i 的 i 时代
发布日期:2015-06-13 13:02:40  稿源:瑞记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什么卵用。」这句话通过轻巧地解构普通大众和中产阶级的差距来维护发言者的自尊。可是啊,正是这种类似「性价比」一样的词语,成为了每个普通人理解并拥有更好生活的障碍。为了尽量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就来说说:Apple Watch有什么X用。

「苹果的使命是为心智创造工具,以此推动人类进程。」考虑到iPad实际上更多地被用于窝在沙发上看美剧刷微博的事实,至少后半句是正确的:无论是Mac电脑还是iPhone手机,以及由此分裂出的iPad等产品,苹果的确大大推进了人类的科技进化进程,尽管这种进化最终只使得普通人得以使用手机而非录像机观看萌宠视频。

Apple Watch诞生之初就被认为是苹果的应景之作,舆论普遍认为目前智能穿戴离成为刚性需求还很远,而它们能做的事情更是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Apple Watch的推出仅仅是苹果的一种商业战略考虑,即和之前三星在这个行业做的事情一样,先掺一脚进来留个位置,等着什么聪明人搞明白智能手表到底用来干什么。

接下来,我们会用三篇长文来试着和你一起探讨一下。本篇是开篇,目的是回答:Apple Watch的存在究竟有没有意义?

既然说商业,我们就先聊商业。你有没有觉得手机太重了?

从报纸、广播和电视,到电影院、游戏机和照相机,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不断强大,它所承载的功能也越来越多。而这一切发生在我们手中这一块小小的屏幕上,我们和它一起变得不堪负重了。在等待重要短信时收到娱乐热点推送,在打游戏时被IM通知不胜其烦,在阅读时又被各种社交网络消息分神,相信这些情景你并不陌生。

解决的办法,就像当初计算机行业发展成熟的时候一样,在技术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针对用户需求定制化产品:热爱在路上看剧的白领可能会用6寸大屏媒体机;而作为运动数据记录的工具,健身者可能会选择防水、更小巧但传感器更丰富的运动型手机;而针对学习能力较弱的老年人,高度简化的轻量型手机是他们的良伴。(苹果自己不就做出了iPhone 5c、6、6 Plus这三款目标消费群完全不同的产品吗)同时,手表,则是手机差异化过程中的重要拓展,它以亲密接触人体的优势,可以大大分担手机的任务。(我们将在第二篇展开讨论这一点)

同样,如同游戏型电脑始终会是小众机型一样,手表和未来人们探索出的其他智能配件同样会是关注自身、关注生活的少数人的选择。这种小众但必然存在的需求可能在当下还无法被证明,但绝对是手表的巨大生存空间。因此,苹果选择切入市场,并且推出了自己的探索和尝试,在商业上的逻辑的确是成立的。

如果你不在意上面这些,那我们聊聊更个人的。

Apple Watch先是Jony Ivy的电子表,然后才是苹果的智能表

如果你曾经阅读过任何苹果历史揭秘之类的文章,或者阅读过厚厚的《乔布斯传》《乔纳森传》《成为乔布斯》这类传记,那么你一定知道这种说法:Ivy在十年前就想退休了。

是的,十年前。举世震惊的iPhone 3G,横扫一切的iPhone 4,定义了「Pad」的iPad,轻巧的MacBook Air以及点亮眼球的Macbook Pro with Retina,这一些在如今被苹果粉丝奉为图腾的标志产品,没有一件是Ivy自己认定的设计巅峰。这条从马桶开始的设计之路,在活泼的iMac,冷峻的PowerBook甚至曲高和寡的Newton之后,Ivy已经摘到了自己的王冠,无念可求了。

但是,Ivy最终还是留在了苹果,继续做着定义「这个时代最尖峰的数码产品应该什么样子」的工作。他的工作范围甚至从硬件渗透入软件,iOS 7在推出的时候掀起轩然大波,苹果,一个商业公司,变成了挑战大众美学极限的先锋。

巅峰已至,夫复何求。但对于设计的表达欲却丝毫不会减损。一个乔布斯许诺了好久、在病榻上给出了规划认可、让Ivy谨慎到要拉好友助力的产品诞生了:Apple Watch。

如果你关注国外科技媒体或者有收听《IT公论》的习惯,那么你应该感受到他们对于这款产品的诧异。科技时代的苹果和商业时代的可口可乐一样,代表着一种「商业上的平权」:即使你是迪拜酋长的儿子,你也不可能买到比街头踢球小子所喝的可口可乐更「精华」的可乐。托工业化和贸易全球化的福,可口可乐的每一瓶产品都是稳定而均一的量产物,消费者无法通过它实现自我的阶级表达。苹果也是一样:你能从苹果那里买到的iPhone是全球统一的,不会有20万买到「镶钻24k纯金」的特别版(第三方Mod……先生我们真不是在聊有钱人用什么手机)。

受限于国民收入水平,可能很多人还很难理解上面这些话——明明在大众眼中,iPhone是手机的「高端」「顶级」的象征啊?对此我们建议,你可以多看看各种外国新闻、自拍视频之类的内容,看看是不是连大腹便便的卡车司机都用iPhone。

回到我们的讨论。Apple Watch一反常态,给出了从3千到12万这种夸张的价格跨度。高达40倍的差价让Apple Watch的身份瞬间超脱出「电子产品」,向着「首饰」这个完全与苹果无关的行业卖出了一大步。是的,这就是乔布斯的诺言:在苹果发展壮大以后,Jony Ivy可以着手做他心心念念的产品:奢侈品。

「科技和人文的交叉路口」

Apple Watch上最重要的功能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提到一个和「互联网思维」一样被用烂了的词:「软硬结合」。在寸土寸金的Apple Watch上,一共只有两个实体按键,他们与软件的关系是这样的:

作为手表最重要的品类标志Digital Crown数码表冠,它按下的功能是回到应用列表,这无可厚非。而另一个键呢?我们可以看到,按下后唤出的联系人界面,只为Digital Touch一项功能实现。而神奇的是,Digital Touch的功能完全不会出现在应用列表中——除了这个按键,没有任何别的入口——就好像在苹果眼中,这单个功能和Apple Watch其他功能的集合一样重要。而反过来说,如果去掉这个按钮,除了损失掉了Digital Touch这个好像是「加上去」的功能,对于其他部分的应用体验完全无碍。如果我还没有说清楚,让我这样问:摄像这个功能对iPhone重要不重要?你见苹果为他专门设一个实体键吗?

为什么Digital Touch这个功能这么重要?以至于连Apple Pay——这项预计在未来将为苹果贡献14%、高达33亿美金收益每年的重量级功能,竟然要屈居「双击」这个远比单次点击难以习得的交互之位。

还记得Apple Watch早期几乎毫无消息吗?这对于乔布斯过世后安保水平大大下降(不好意思啦【双手合十)的苹果非常少见。当各种厂商都在对智能穿戴不断试错时,按兵不动的苹果让我们有了一个猜想:

可能最开始,Ivy设计的智能穿戴,和苹果规划的智能手表不是同一个产品。

也就是说,完全可能是Ivy制作了一只具有Digital Touch功能的「珠宝」,碰上苹果的商业规划中的「智能穿戴」,最终才表现为Apple Watch这个产品。

Digital Touch有那么重要?在之前我们发布的一条微博里,苹果为Apple Watch拍摄的三则食品广告如同三则动态写真,展示了佩带者的精致生活。姑娘感到手腕上的轻触后对男朋友莞尔一笑,美好得如同小妞电影。

但实际上,Digital Touch使用非常繁琐。首先,你要在Apple Watch App中指定谁是可以接收你的Digital Touch的12位朋友(系统会默认为最常联系的12人,实际上对于商务人士来说非常不准确),因为表盘上只能容纳这么多;而即使你完成了一切准备工作真正正常使用,每一个你发出的心跳都要经历「按下联系人键——拨动数码表冠选中联系人——点击头像下方的Digital Touch按钮——双指按住屏幕」这繁琐的步骤,一点都不像广告里那么美。

但是这个功能真的非常棒。还记得只能发一个「Yo!」的App吗?凭着人类对「隐在信息」的无限理解,这款App已经拓展出诸如通知外卖送到之类的用途了。「有趣而无用」,是对于Yo和Digital Touch这类沟通方式的共同评价。它们无法传达任何主观信息,需要借助特定情景才能够完成信息的表达,看起来的确很废柴。

但是,人们每天微信往返的消息中,到底有多少是真的「有用」的信息?你无数次发出的「嗯」「微笑emoji」和「花样百出的贴图」又有多少是传递了主观信息?那么为什么要对Digital Touch那么严苛呢?Digital Touch代表着Apple对于人类社会的洞察,代表了Ivy对「科技到底可以怎样渗入生活,成为人生体验的一部分」的回答。鉴于科技公司的基本属性,Ivy为他自己的首饰找到了与科技的关联,也找到了它存在的必要理由。

Apple Watch是苹果带领中产阶级的《自由领导人民》。从Digital Touch开始,apple为敏感细腻的他们在数字世界重建了差异化的亲密关系,这种亲密在现实生活中也同样稀有而珍贵。

在中产阶级眼中,LV只是更漂亮结实的旅行箱,而爱马仕只是更得体耐久的钱包罢了。奢侈品由价格设定的鸿沟使得普通大众难以理解它的价值(同时也因为价格对其盲目崇拜),这和Digital Touch让中产阶级感动却无法说服普通消费者以此作为买单的理由非常相似,鸿沟来自于对生活和情感的敏感度,和前面的价格一样,同样是认知差距的表现。就像奢侈品也是会选择受众(欣赏不了和买不起的人自然被筛掉了),Apple Watch通过Digital Touch获得了这种奢侈品一般的属性,苹果在做的,正是几百年前所有奢侈品品牌在做的:通过关注中产阶级的需求,来成就同品类中的皇家地位。

而苹果做得比所有奢侈品更好的是,Digital Touch这一功能即使在最廉价的运动版Apple Watch上仍然有完整搭载,这本身不就是苹果仍然在努力将科技平等地惠及大众的证明吗。

6a59ba1fgw1erwmtehtqzj209207g74q.jpg

来势汹汹的中国品牌——Smartisan,从一开始就表明了自己继承了乔布斯「科技与人文相融」的理念,试图通过一系列细节优化,来俘获中产阶级的芳心。他们错误的地方在于,UE的优化和更好的美学品味仅仅是关注「人性」,是关于人的逻辑是如何工作的,这是对所有人具有普适性的;而对于中产阶级更敏感更脆弱的自尊心,初生的Smartisan为了营销选择了无视和放弃。

苹果,并且只有今天这个体量的苹果,才有能力在心中容纳下整个人类社会,才能谈及「人文」,才能看到Digital Touch这种无比细腻、柔软但又「无用」的功能。这种关注不是来自于「差异化营销」而是来自于扎扎实实地、苹果始终为心智创造工具的习惯和历史,这是涌动在苹果的血管中、和Microsoft与Google截然不同的血液,也是苹果这个标志成为一种信仰的力量源泉。

6a59ba1fgw1erwmtp3jefj20o20sgtm6.jpg

乔布斯曾经说,苹果产品的名称中,i代表着internet。在那个万物初发的年代,这样的解释是有说服力的。但在信息技术已经迅猛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形态的今天,与其说i代表着Apple的营销元素,不如说i实际上是苹果乃至乔布斯心中对科技的定位:i,是I,它代表个体,也代表人类。i是苹果对人性的关注和理解,这是超越营销符号而存在的重要依据。虽然Apple Watch没有被称为iWatch,但它所体现的苹果对个体化的关注,是前所未有的直白。

Apple Watch是Jony Ivy对互联网新时代下的人性洞察,承载在苹果对于智能穿戴的商业规划中最终诞生的产品。单从智能穿戴的一端(也是众多竞品所在的一端)来看,是无法理解Apple Watch对于苹果的意义的。而所有嘲讽Apple Watch理化性能的行为,也非常直接地表现了评论者对于人文的理解匮乏。

Apple Watch的功能非常浅,浅到可能用不了一天你就会对它腻歪。受限于手表的体积和交互,它本身就不能承载过重的体验。但Apple Watch对于人生活的影响,还需要更长时间来观察。

6a59ba1fgw1erwmtxn99qj20ov0heq9s.jpg

那些嘲笑Apple Watch续航、无法脱离iPhone、应用表现难以让人满意的人说去吧,反正他们也买不起。苹果不用把Apple Watch买给所有人,或者卖到佩戴机械表的人手里。就像各种珠宝有其各自狭窄的目标消费群体,Apple Watch只要出现在不戴表的手腕上,这就是Ivy的胜利。不管这种佩戴的理由,是关注健康、是珠光设计、是感受苹果生态抑或是表示自己是时代尖峰的优胜者。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0:26:32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