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二连三的交通事故表明,自动驾驶在目前来说还不具备商业化的可能,仍然只是一个停留在试验阶段的美丽谎言。自动驾驶这个概念越来越火。除了先驱者谷歌,特斯拉、路虎、奔驰、宝马等等汽车厂商都在研究创造“明天的高速公路火车”。日本就将于今年的8月底推出首款 自动驾驶汽车——第五代Serena智能面包车。在国内,百度在之前也曾经表示2018年要推出商用的自动驾驶汽车。而根据最近的报道,腾讯富士康等公司 合资成立了汽车公司和谐富腾计划已经开始融资,预备在2020年前推出自动驾驶的电动汽车。
但从目前特斯拉现阶段推出的“辅助性自动驾驶功能”运行情况来看,自动驾驶汽车并没有它所描绘的那样美好。从付诸商用到现在,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已经不止一次导致了交通事故,今年5月的时候甚至发生了致死车祸。接二连三的交通事故表明,自动驾驶在目前来说还不具备商业化的可能,仍然只是一个停留在试验阶段的美丽谎言。
为什么这么说呢?
自动驾驶仍不具备自动处理复杂交通路况的能力
目前为止,不管是谷歌还是特斯拉,都不能自信的说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完善到能够适应所有的路况。这次特斯拉的致死事故发生时,就是这位车主的电动汽车在佛罗里达州高速公路上和一辆驶入他前方的18轮重型半挂卡车相撞。按理来说,在高速公路这种路况十分清晰的地方,面对一个18轮的重型半挂卡车这么庞大的目标,自动驾驶系统应该能够有效识别并进行规避。但事实是,它就这样撞了上去,就像是之前媒体报道的特斯拉的另外一起事故,车子就像是失控一样,突然加速向一堵墙冲了上去。
这样的情况并不意外。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之所以能够实现,主要就是依靠感知、控制和路径规划这三大系统技术。目前的自动驾驶汽车先是通过之前系统已经采集过的路况地图来规划路径方向,途中通过视频摄像头、雷达传感器以及激光测距器来了解感知周围的交通状况,并实时通过数据中心进行信息处理,遥控车辆利用控制中心的自动巡航系统、自动刹车、停车系统来实现开车、刹车、停车。
控制和路径规划技术都已经突破到一定的程度,可以实现像特斯拉汽车这样的辅助性自动驾驶了,但在感知路况和周围环境方面,还是一个难题。日本和NASA共同合作开发的ProPiot自动巡航系统,目前也还只能实现单线车道的开车需求,在车变道方面还没有相应的系统,更不要说能够处理都市街道、十字路口这样复杂的路况了。
在自动驾驶方面投入研发最久的谷歌,在真实的路况中,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已经能够做到实时查看这样的3D路况场景,对物体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区分。从下图中可以看到道路两旁的树、地面、和每条车道。虽然汽车通过这样的激光雷达和传感器,仅仅可以知道哪个位置有哪个物体,但是通过这样的感知,它还并不能智能到能够分辨下面的这些物体的突然性动作并进行规避。尽管看起来还不错,这个系统还并不能适用于现在这样复杂的路况。
前段时间发布的一份有关无人驾驶汽车的报告中,展示了它的最新进展。通过车载激光雷达和其他传感器,无人驾驶汽车可以探测到各个方位的骑行者。从图片可以看到,探测范围360度并没有死角,无人驾驶汽车也已经能够做到对每一辆自行车进行单独追踪,并预测到骑行者的运行轨迹。这份报告其实也表明,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才刚刚能够做到规避像是骑行者这样大体积的灵活运动体。如果面对的目标再小一些,是一个小孩,一个狗、一只猫或者其他东西,汽车可能并不能进行有效规避。
而现在真是的路况是,在中国,你不知道路边是否会突然疯跑过一个孩子,或者谁家的小狗小猫。而如果把识别的精度做到能够识别小动物,那么空中飘过的塑料袋或者废弃报纸,这些东西要是恰巧被传感器识别,是否需要停车规避呢?或者按照目前中国这种城市道路修修修的节奏,按照自动驾驶规划的路线开,结果路被封掉,或者特别窄小的车道被堵住,自动驾驶系统该怎么处理?
面对这类突发的状况,自动驾驶系统的每一步调整都涉及到大量的复杂场景的计算,如何在一个车载系统中完成这些庞大的极端量,对于车载计算机系统来说是一个考验。
而要配备能够完成这样的计算量的系统,和高精度的激光雷达及传感器,价格是回避不了的问题。系统和传感器、GPS的造价都不是小数目。一方面是尚且没有验证的安全性,一方面是每一个配件都高昂的“奢侈品”造价,真的有那么多人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买一台这样昂贵的,可能开着开着就失控的“玩具”吗?
自动驾驶的责任归属和伦理还存在巨大争议
这次的特斯拉自动驾驶汽车致死事故将事故责任界定这件事带入了人们的视野。大家突然发现,原来自动驾驶技术并不是完全是展现的那么完美——它不仅将你从开车这件事中解放出现,同时,这台机器和它的计算机系统也与此同时掌握了你和路边行人、另外车辆里的人们的生死。
这就涉及到了世俗伦理之争,你是否愿意在未来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一个机器来决定。想象一下,如果在未来某一天,你坐着的自动驾驶汽车正等候在人行道上让行人通过,可是身后的汽车突然像你撞来,眼看要追尾,你可能受伤,如果是人类在掌控汽车的时候,因为前面有行人,不可能选择开车规避,追尾受点小伤或者规避撞死行人,肯定是选择前者。但是自动驾驶技术并没有人类的感情,它如果选择了规避,撞死了行人,那么,谁应该来负责?你这个车辆所有者还是开发这个系统规则的程序员和开发者?
虽然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的法律明确而规定自动驾驶车辆发生事故时的责任归属。但是目前已经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当科技公司选择用机器来取代人做决定的时候,开发者就需要承担起新的责任和义务。就像是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它相当于谷歌数据中心的遥控汽车或者智能汽车,所有的操作都是由数据中心控制,并不是坐在车里的人,车的主人在这里的身份其实相当于乘客,开车的就是科技公司的系统。出了事故,难道不是司机的责任吗?
不管是技术需要时间来实现完善还是道德伦理的厘清需要时间,自动驾驶汽车全面商用上路,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至少在现在看来,它还只是一个包裹在肥皂泡里的美好谎言。它是真的能造福人类还是将人类出行带入另一个深坑,获取答案还需要时间。
微博@互联网分析师于斌,微信个人号117821818,订阅号『互联网分析师于斌ityu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