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总裁胡晓明在“2016杭州·云栖大会”上共同发布了双方缔结战略合作的消息。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在天文学、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的优势,共同开展跨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合作,提升我国天文学领域的基础科研能力,拓展云计算大数据最新研发成果在前沿科学领域的推广应用。
发布会现场
天文学是最早的数据驱动学科,早在十多年前就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我国天文学领域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每晚巡天观测可获得上万个天体的光谱。自2009年落成至今已经获得了超过500万条天体光谱,比国内外其他望远镜观测获得的天体光谱总和还多,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体光谱库。
郭守敬望远镜(LAMOST)
9月25日,我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落成启用仪式在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举行。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FAST进入正式科学观测后每天将产生50TB(1TB=1000GB)的数据。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大数据为天文学的新发现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也带来非常多的技术挑战,涉及到数据收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开放共享的各个环节。
国家天文台、阿里云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将充分利用各自在天文学、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的优势开展跨领域战略合作:共同开展云计算和大数据环境下天文应用软件与服务开发;共同完成中国虚拟天文台上云项目,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天文大数据管理与开放共享平台;共同推进数据驱动的天文科普教育,通过互联网实现数字宇宙与大众共享的目标;共同建设“国家天文台-阿里云天文大数据联合研究中心”,针对光学天文、射电天文、数值模拟和数据挖掘等领域的大数据技术与应用需求开展深度合作。
国家天文台与阿里云的跨界“融合”就是科学大数据与丰富的云资源和深厚信息技术的“融合”,在天文学上结出硕果的同时,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推进大数据的应用创新和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