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HCb电磁量能器
欧洲核子物理研究组织的加速器负责人史蒂夫·梅耶斯说:“我们现在已经让质子束通过了5/16的这一机器,且期间没有对磁铁进行调整,这是一次伟大的惊人之举。”
在当地时间9月6日的早上,一班疲倦的轮班员工成功地将“领航”质子束在此管道中沿逆时针方向前进了6.6公里,这是二周前最近一次这种质子束注入测试时行进距离的二倍。上次测试是在2008年8月22日晚上,单束能量粒子从超级质子同步加速器(SPS)发送出来,沿着运输线进入大型强子对撞机。经过最优化处理之后,一束能量粒子被从运输线“踢到”到此对撞机27公里长的粒子束管中,并让它们沿逆时针方向在管内运行大约3公里。
在8月22日的测试中,质子束直接通过了名为“LHCb”的探测器。这是质子束首次被“踢倒”,沿着此管道内壁前进了600米,一头扎入了石墨、混凝土和钢铁建造的重达1千吨阻塞区域,此质子束能量就在这里被吸收掉了。此机器操作员乔格·温宁格说:“此质子束没有完美地集中,但它正好到达了此阻塞区域。”
如今,质子束通过了名为“ALICE”的探测器,到达了大型强子对撞机8个扇形区域中的一个扇形区的另一端。在此测试完成后不久,该小组修正了此机器的光学误差,正是此误差导致此质子束在垂直方向发生了“扩展”,这可能是聚集磁铁配置不当造成的。
然而,在此问题完满解决之前,6日的电力贮运损耗导致大型强子对撞机8个扇形区域中的2个区域升温到了零下271摄氏度以上,而此温度却是此对撞机在运行时超导弯曲磁铁所需要具备的工作温度。这种低温情况意味着大型强子对撞机处于全面的“演习”中,且延期到9月9日,期间,全部8个扇形区域都被同时供上了电。
上周末的测试让此操作员更好地觉得此昂贵机器的情况很好,将可以运行至少10年。
搜狐科学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