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4:29:27
[译稿]盖茨 - PC天才,网络蠢才
发布日期:2008-09-24 11:24:36  稿源:
比尔.盖茨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可即使是他也无法摸清因特网的脉搏--如何将微软这个软件业垄断巨头转型,进而在网络时代继续蓬勃 发展.今天,作为PC时代的最大赢家,他光荣引退;另一方面,他也是网络时代的一位大输家.众所周知,网络带着将世界扁平化的光辉,成为史无前例的"企业 杀手".不知有多少生龙活虎几十年的"造钱机器"们眼睁睁看着因特网毁了它们的商业计划.我们生活在一个媒体时代,而媒体行业恰恰是因特网的头号"受害 者".报纸、杂志、音乐、电视、电影--这些传统媒体在网络四处伸展的触角下非死即伤.网络还使各种行业的老式公司面临残酷竞争--零售、电信、金融以及 科技产业本身都不能幸免.
  很少有不是诞生在互联网上的公司能玩转互联网.(苹果公司和它后PC时代产品iPhone算是例外.)盖茨把精力都投入到慈善事业中了,那么我想知道的是:如果有一天盖茨拿到了诺贝尔和平奖,那时的微软会是什么样子呢?显然,一个有着260亿美元现金储备的公司还远没有到末路穷途.而且,由于对操作系统的垄断,微软仍拥有巨大的盈利性.这还是要感谢盖茨的天才.

但是,如Vista一般庞大复杂的操作系统在网络时代并非必选.网络时代的程序是免费且可定制的--用户常常甚至注意不到这一点.虽说网络中处处是金,网络也是令盖茨和很多人黯然神伤的领域.

盖茨预见到了网络浪潮的来临.但他脑子里敲响警钟的那一刻或许已经太迟.(读读他著名的《因特网浪潮》就可以知道,该文发表于1995年五月26日,网景公司成立一年后.)

盖茨是一位习惯于做"辩手"而非"辩题"的人.25岁那年他以8万美元的价格将一个粗糙的操作系统PC-DOS的预装使用权授予IBM,而非把软件直接卖出去.这通常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商业交易.盖茨预见到很多PC制造商将模仿IBM的开放式架构,制造自己的个人电脑;他们同样会需要预装操作系统.PC-DOS很快变成了MS-DOS,一个供所有IBM仿制品使用的操作系统.从此,微软公司走上了全球几十亿台PC所必需的一个品牌.

从1980到1994年,当"马赛克/网景"浏览器出现的时候,盖茨赌了一把,成功地将他的"微型软件公司"变成了一个定义PC时代的微软帝国.通过将Windows系统开放给第三方软件开发者,他创造了一个使很多开发者致富的平台,创造了一个使"桌面"进入千家万户的"生态系统".

成功常常是成功者最大的桎桍,即使这位成功者是比尔.盖茨.即使认识到了技术热点正迅速由PC转移到将PC连在一起的网络,他的行动也很有限.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竞争意识的人,他采取了最有力的手段,试图将后起的IE浏览器与Windows操作系统帝国捆绑.这种做法残忍而有效地打击了网景公司,网景浏览器领先的市场份额迅速消失.

这种做法也是不合法的.在网景公司的呼吁下,FBI成功地对微软实施了反垄断起诉.公众形象上的损失持续时间很短--盖茨在证人席上傲慢无礼,并假装忘记决策关键细节的表现在盖茨将自己标榜为慈善家后被遗忘.但是,法庭判决让这位伟大领袖在以后的日子里谨慎从事.浏览器一役虽然获胜,但盖茨开始在网络战争中不断遭遇失败.

盖茨创造并买来了各式各样的"武器"来征服网络,但几乎全部在创新游戏中落败.1995年他发布了门户网站MSN;1997年收购了 Hotmail;1993年通过收购核心技术发布了MSN搜索服务;1999年发布Messenger聊天软件;去年收购了网络广告商aQuantive 并成为Facebook的股东之一.

虽然微软比谷歌大的多得多--微软在财富排行榜上处在第44位,而谷歌处在150位,谷歌的网络业务(广告占大多数)却增长的如此迅速以至于到 2010年它能与微软的操作系统销售收入抗衡.这是个威胁.随着Windows追赶谷歌的脚步越来越快--追赶谷歌"永远在线"、"免费让客户如愿"的理念,盖茨的公司会变成什么样?

盖茨现在最明智的决定就是退出.(鲍尔默也该如此,收购雅虎的做法很好的表现了鲍尔默和盖茨一样想通过收购把微软带入互联网游戏的策略.)微软公司里还有很多才华横溢的聪明人知道该怎样做.(放弃Vista和它的翻版Windows 7,从最基本的事情做起,就是个很不错的主意.)

这也许行得通.万一行不通呢?没准我们会看到,盖茨兜里揣着诺贝尔和平奖复出,准备再和网络斗上一斗.

翻译: 韩老五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4:29:27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