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什么东西被你打死流的是你的血?”这不就是蚊子么!对于重点高校研究生毕业的陈小姐来说,这简直就是小菜一碟.陈小姐迫不及待地拿起手机拨打“12590××××××”答题热线,电话里传来一个甜美的女声:欢迎参与××活动,每分钟收取信息费两元,“滴”一声后将开始计费.然而“滴”的响声后便是连绵不绝的音乐声,怎么都接不进去.
此时,节目中已有第一位热线打入答题:“苍蝇!”“答错.现在奖金变为300元,并向这位热心读者送出50元鼓励奖.”主持人接着开始进行露骨地提示:“大家想想夏天什么东西爱咬人啊,飞来飞去还会发出嗡嗡的声音……”
陈小姐握着手机又紧张又激动,担心这么简单的问题会被别人抢先答出,但是电话依然接不进去.陈小姐不断重拨电话,电台里也不断有人答错,当奖金逐渐最后增加到了2000元时,终于有观众猜出了正确答案.此时,懊恼的陈小姐突然发现自己的手机竟被停机了,一查话费,已经被扣除了60多元.
陈小姐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为什么自己怎么打都无法参与答题?在网上一查,发现很多网友都像她一样,很快猜出了谜底却无法接通电话,反而耗费了大量话费,似乎从来没人能成功参与节目.更让她心存疑问的是,有网友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居然和她听到了完全相同的节目,甚至连听众答错的内容和顺序都一样.当她拨打10086进行咨询时,客服小姐竟语重心长地“教育”她:以后这种答题热线、声讯电话,最好都不要拨打.
互动节目实为骗局 高额利润多方分享
一家电台的工作人员向记者报料,这些互动竞猜节目都是从网络公司引进的节目,电台只负责出让某个频道的时段,其他全部操作都是由网络公司的客服中心完成.有市民拨打热线电话时,导播故意不接入演播室,而让事先安排好的“托儿”打进去答题,最后“赢”走大奖的肯定也是“托儿”,其实就是一个假互动的“陷阱”.
细心的市民通过仔细比较,也已经发现了互动竞猜节目的“秘密”.
“明明我在热线上等着答题,主持人却说还没有人打电话.”湖北荆州一位听众生气地说,“有一次我听到两个频道同时都在猜谜语,内容不一样,主持人却是同一个人,明显是事先录好的.”
一位经常收听广播的出租车司机更是讲出了最朴素的道理:“那些题目实在太简单了,三岁小孩都能猜出来.不管答对答错都有奖金,人家怎么可能把钱白白送出去啊!”
据不完全统计,这种通过猜谜式答题,以虚设的高额奖金诱骗观众拨打收费电话、使用信息服务的节目多达十余种,如《钱财总动员》《天才总动员》《才智大赢家》《五年级插班生》《智慧榜样》等,在长沙、无锡、长春、合肥、福州、常熟等全国多个市县均有播出.
事实上,有关部门早已开始专门对竞猜节目进行规范和整治.国家广电总局2005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话和手机短信参与的有奖竞猜类广播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开设有奖竞猜类节目,不得含有虚假不实内容.因受众的广泛和影响的巨大,电视台成为重点整治对象,竞猜节目于是逐渐转移到相对“隐蔽”的广播电台.
紧接着,2006年中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广电总局又联合下发了药品、医疗器械等5类电视购物广告禁播令,无疑封杀了广播台、尤其是地方电台的生财之道,而竞猜节目带来的高额利润不失为很好的一种“补充”.深圳一家专门从事游戏彩铃增值服务的公司员工向记者透露:“电视台都不太敢和我们合作了,现在主要找的是电台,特别是市县一级的广播台.”
据业内人士介绍,竞猜节目的运作过程并不复杂.内容提供商(即SP)负责开发并制作竞猜游戏,节目在电台播出后,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为其提供一个拨打热线电话的技术平台,并代收信息费.曾经有制作人做过统计,在这类节目开通的第一天就有1400多个电话打来,听众基本上都是在等待中被扣去了几十甚至上百元的话费.
按照有关规定,如果消费者对SP服务和收费不满意,运营商要进行严格监管并进行加倍赔付.“但投诉的毕竟是少数,能有理有据地成功索求赔偿的更是少数,总的来说还是很好赚钱的.”黑龙江某移动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网友网上发文投诉 主管部门为监管犯难
为规范管理有奖竞猜类节目,国家广电总局先后下发了十多项规定,信息产业部也多次下发文件,对互动节目中包含的信息服务进行清理和检查.但是以诱骗受众话费的竞猜游戏就是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利益和媒体形象,其原因之一是内容提供商技术不断更新、花样频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令监管部门应接不暇.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现在的网络通信技术发展太快,即使我们不断加强技术更新,进行业务跟踪,但总是会慢出一拍.等我们发现SP的违规行为时,人家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并且又研发了新的形式.”海南省通信管理局市场管理处刘处长道出监管的难处.
按照信息部门“谁接入谁负责”、“谁收费谁负责”的原则,移动、电信等部门应该对提供接入服务的增值电信企业进行监督和考核.但是通过各省接入端口的内容提供商有上千家左右,各地主管部门对于在本省接入的运营商的管理就比较容易到位,但对于大部分在外地接入服务的运营商,监管以及惩罚就会相对困难.
近年来,运营商确实对许多存在严重问题的内容提供商停止接入和收费,不过其惩罚力度和速度与消费者的期待相比,仍然相差甚远.各监管机构关注的往往只是游戏节目一些不规范的细节,而对于其中赤裸裸的欺诈行为却没能进行有效地控制.
根据信息产业部2007年下发的《关于清理和检查通过媒体互动方式开展信息服务业务的通知》,媒体互动节目不得以一些极其简单的答题为诱饵,利用用户投机、博彩心理,诱骗用户参与;不能设置消费陷阱,对于通过互动答题方式开展的信息服务业务,用户在未参与互动答题的情况下,不能被收取信息费.
然而记者在海南省通信管理局采访时,相关负责人却说,只要内容提供商在热线电话中明确告知用户资费标准,并且在计费前有所提示,其做法就不违规.至于题目是否太简单,是否存在虚假宣传,则是节目内容方面的事,属于广电部门的职责范围.
当记者来到海南省文体厅时,广电社会管理处张玉美副处长表示,目前的管理依据还是广电总局2005年下发的文件,其中许多规定缺乏具体解释,很难操作;信息产业部下发的通知并不能成为广电部门监管的根据.
不过,今年7月,当网友在天涯社区发文质疑竞猜节目诱骗话费后,海南省文体厅立即开展相关节目的监听监测,很快便向有关电台下达了“整改令”,在全国率先挂起了全面整改风暴.
然而张玉美也坦言,有些节目很可能过一阵又死灰复燃,要想彻底根除,必须和通信部门紧密合作,另外还需要媒体加强自律,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增强责任意识.她特别提醒,市民在参与此类活动时,一定要增强防范意识,以免被假象蒙蔽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如果观众认为遭到了欺诈,可以向广电部门进行投诉.
新华社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