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汉大学一位读博士三年级的学生致电本报称,他所住的宿舍楼上突然多出个“信号塔”,同学们都担心距离太近,有对人体有危害的辐射.
前日,记者来到所称的武汉大学枫园13舍.该栋宿舍楼共7层,住有法学院、信管院、文学院等院系约300位博士生.大家对楼顶上多出的“信号塔”议论纷纷.“这是一个环保型的无线通信基站.”该校后勤集团通信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主要是为提高这一地段的无线通信质量.今年4月起,学校着手手机移动网络框架升级改造和无线局域网建设,为有效避免可能对人体造成辐射危害,特地改用小功率信号传输设备,以增加密度的办法来保证信号畅通.
这位负责人强调,这栋楼安装“信号塔”的方案由市邮科院专家设计,对人体无辐射危害,“工程实施后,校园内有望实现3G手机运行和无线上网”.
但由于楼内学生的反对,校方已暂停施工.
昨日,当记者将此讯转告给报料的学生时,他表示:如果确实没有辐射,我们就放心了.
武汉大学无线基站遭遇的这种尴尬,并非偶然.与此类似的,还有相关部门在公厕和垃圾处理厂站选址也常遭遇这类波折.
上月底武汉市召开的人大常委会上,人大委员们讨论武汉垃圾厂站建设时,对这类尴尬叹息不已,“大家都离不开信号、公厕、垃圾处理,可建在自家门前,又不太愿意”.
有委员提出,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另一方面公共设施的无害化处理要加强.如果公厕能变得像自家的卫生间那样干净,垃圾处理厂站都能密封运作,无异味,市民应该会自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