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越快来越多的Web2.0应用的帐户,一旦染上却如同瘟疫一样甩也甩不掉...经济下滑,很多Web2.0网站开始吃紧,马云的寒冬论多多少少是正确的。经济吃紧,捂紧口袋成了不少人的最佳选择。但是我的ID数却没有随着经济的萧条而萧条。
从周五开始,我收到的邀请开始算,豆瓣--邀请我注册,Blogbus---我因为想换blog,巴巴变---因为blog我要放图片,开心网---好多人发邀请注册,Facebook上有人加我为好友,Hi5上有人想加我为好友,Hi5的一个插件应用跟我说有人想找我游戏,WAYN.com上有人给我发了信息。如果把时间扩大几周,Netlog的网友新鲜事,数次的开心网邀请,CaraO City的新功能,TripIt的AD,乃至TripAdvisor CEO拉选票...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一样,生活围绕这ID开始旋转,接受邀请,注册,交友,然后维持....复杂的生活。豆瓣,Blogbus,歪酷博客,开心网,校内网,Myspace,Facebook,Hi5,WAYN.com,Netlog,巴巴变,Flickr,CaraO City,TripIt,TripAdvisor,Windows Live Spaces,QQ,QQ zone,Windows Live Messenger,大家多多少少都沾上过边。还有千千万万小心被拉入的小众型应用。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越快来越多的Web2.0应用的帐户,一旦染上却如同瘟疫一样甩也甩不掉...
现在什么都是出于大战状态,大家机器上,同一类型的软件有好几种。浏览器大战,导致IE, Firefox, Opera,Chrome占据了机器,不过还好,他们只是使用习惯上的问题,没有太多粘性,所以要换还是很快的,也不影响。稍后来了邮箱大战,Gmail,Windows Live Hotmail,126,163...等等。,幸好逐渐开始废弃,逐渐统一到一起了(粘性虽然高,但在中国其实并不是最主要的联系手段),然后就又来了 IM软件大战,我用过Gtalk,Skype,QQ+TM,MSN(WLM),飞信,除了Gtalk(它靠着Gmail还可以随时实用)后四样依然健在而且还不能正式放弃,粘性太高了,Skype,老板,打电话要用,公司里也用它,QQ+TM不用说了,同学,朋友都在用,MSN,同学,同事,朋友也在用,它和QQ之间的人还有交叉....表问我为什么...IM定位不清晰,飞信,忒重要了,免费发短信呢。好了,四款粘性极高的东西想狗皮膏药,号码也不互通,粘住了也下不来,如果说互联网满足了人们沟通的愿望,那IM就多少就是桥梁,当然不能过河拆桥啦。
现在正式出现了SNS大战,准确的活很早就有了,只是中国爆发的晚了那么一会。Facebook,同事,同学,朋友都在上面,人家邀请你注册,不能不给面子吧。校内网,同学,同事都在上面,人家也邀请你,也不能不去吧,开心网,人家都说开心网职场人士比较多,校内是给学生玩的,豆瓣大多都是90后,你总得跟同事、同学保持下吧,给我注册!!好了,然后Web2.0的一些特殊应用,比如WAYN.com、TripAdvisor的旅游,Hi5的交友,Myspace中国推广一般,多多少少让人头疼。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既然是social的,你就得赴约吧.....生活就是这样复杂化了,同学和同事混在了一起,认识的和陌生的混在了一起,你说...
不能删,因为无数的同学,无数的同事,可能唯一遍布在这个SNS上那个SNS上...然后自己保存的ID越来越多,就跟Blog一样,想要人留言,你得放在认识你的人知道的地方.....所以千万别乱换。
问题出在哪,大家都知道,但是都被迫忍受着。这样说吧,打个比方,我用电信上互联网,你用联通上网,我们虽然有时互相交流网速不快,但起码是能沟通的,不在乎对方是不是与自己一样用电信的网络还是用联通的网络...我们都能上网,都能互相聊天。但是SNS不是,聊天软件不是,粘性就是占茅坑,占资源,怎能共享,起码在中国是这样,最大的QQ不开放,WLM与Yahoo Messenger互连有什么用,Gtalk开放协议有什么用,没人用....
SNS彻底是死的,顶多开放API让别人能在上面做应用,做插件,可是Facebook要是能和Myspace沟通,美国的SNS版图就要打乱了,中国也是,大家都在拼命的互抢用户,用户不得不同时存在多个账号,多次登陆,不可以通过一个SNS去跟另一个SNS上的好友沟通...但SNS们都有些用户,但没有一超的SNS,好处都不多,但都有好处...用户的粘性很大程度上是被迫,是不得不这样。用户也只想要一个SNS,SNS的目的是让支离破碎的关系网重新联系在一起,现在不仅关系网连在了一起,恐怕连 SNS们都靠用户连在了一起.....操作系统是为了屏蔽硬件不同更充分的利用硬件提供更友好的环境而产生,中间件是为了屏蔽操作系统及其他系统组件的不同而产生,促进应用软件之间的沟通的软件....那多个的SNS之上呢...
善哉善哉,真的希望产生SNS之上一层,屏蔽SNS之间的差异,提供给大家一个uni-interface..好让大家利用SNS真正的沟通而不是SNS们利用用户做到它们之间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