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需求放缓,全球各地的电信设备供应商面临困境,不过中国是能为这些商家提供成长商机的地区之一。 2009年全球电信设备供应商将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一度给销售带来提振的发达国家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扩建工程基本结束。另一方面,面对全球经济危机,网络运营商们纷纷削减成本,而融资也变得十分困难,这导致北电网络有限公司(Nortel Networks Corp., NT)和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Nokia Siemens Networks)等设备供应商近期裁员。 然而,在中国这个世界第一大手机用户市场,3G网络建设才刚刚起步。中国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有限公司(China Mobile Ltd., 0941.HK, 简称:中国移动)、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香港)股份有限公司(China Unicom (Hong Kong) Ltd., 0762.HK, 简称: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Telecom Co., 0728.HK, 简称:中国电信)多年来一直在控制着资本支出,等待政府批准启动3G服务以及大规模行业重组。
现在行业重组已经完成,而且预计政府不久将下发3G牌照,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商们目前计划投入大笔资金建设新通信网络。这对于电信设备供应商而言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特别是对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ZTE Corp., 000063.SZ, 简称:中兴通讯)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等本土电信设备供应商而言。
中国联通8月份表示,计划从明年至2010年投资人民币1,000亿元(合146.7亿美元)用于3G移动通信服务。中国电信称,母公司计划未来3年向CDMA网络投资人民币800亿元(合117.4亿美元)。
GSM协会主席Craig Ehrlich预计,2009年无线服务运营商的资本支出总额与今年持平,约为1,500亿美元。
但星展银行(DBS)分析师Steven Liu估计,未来3年中国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每年将在无线网络方面投资人民币2,500亿元(合366亿美元)至人民币3,000亿元(合439亿美元)。
中兴通讯无线技术及策略部门副总裁沈东林(音译)表示,印度和中国等新兴市场的电信运营商仍然在积极进行3G无线技术投资。
他表示,受中国、印度、非洲及南美洲等新兴市场强劲的电信设备订单推动,中兴通讯预计明年能保持两位数百分比的收入增长。
加拿大北电网络大中华地区策略及营销部门副总裁Stone Tseng表示,面对全球经济问题,北电网络将亚洲特别是中国视为一个业务增长亮点。他表示,今年前3个季度,来自亚洲地区的收入占北电网络全部收入的24%,高于上年同期的16%,但他拒绝透露来自中国的收入比例。
Ehrlich称,即使中国进一步推迟启动3G服务,电信运营商仍需要扩建旧有网络,以满足用户增长的需要。
中国本土设备商将拔得头筹
分析师们称,从中国资本支出中受益最大的还是中国国内电信设备巨头中兴通讯和华为。
中国市场存在一些特殊的挑战,包括技术保护主义及激烈的本地竞争,这使得海外设备供应商所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
据报导,在近期进行的中国移动3G设备招标中,中国设备供应商获得了最大的合同订单。中国移动采用的是中国自主开发的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技术标准。中国移动拒绝就招标一事置评。
而作为全球电信设备销售额最高的瑞典爱立信(L.M. Ericsson Telephone Co., ERIC-B.SK, 又名:易立信)在招标中仅获得了5%的订单,该公司对此感到失望。
爱立信中国业务负责人Mats Olsson上周向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表示,公司对仅获得5%的合同份额感到失望,已经向中国移动充分表达了失望情绪。
业内观察家以及海外电信设备公司的管理人士称,即使是在使用海外技术标准的中国联通的设备招标中,仍不能排除向本地设备生产商倾斜的因素。
北电网络的Tseng表示,本土设备供应商的确存在优势,但是北电网络在采取措施努力克服自身的劣势,比如与中国国有企业组建合资公司等。
不过电信咨询公司Aircom International的首席执行长Margaret Rice-Jones称,对本土企业的偏好是世界各个市场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
她说,本土偏好永远存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运营商倾向于从本地供应商那里购买设备,因为这种作法被视为是鼓励本地就业等。
中兴通讯的沈东林表示,中兴通讯在赢得本土运营商合同方面拥有优势,因为中兴更了解本地市场同时拥有成本优势。
华为发言人Lydia Huang表示,运营商们会全面考虑研发能力、服务能力和产品质量等因素。很多国际运营商都选择华为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因为华为拥有国际声誉。
Huang表示,当运营商们评估设备供应商时,他们选择的是一个长期合作伙伴,价格只是评估标书的诸多标准之一。
(Adam Ewing in Stockholm contributed to this 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