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2:00:39
时评:网民介入"躲猫猫"是出色的网络忽悠
发布日期:2009-02-23 12:26:01  稿源:
明知网民代表介入“躲猫猫”事件,是一次没有结论的司法“躲猫猫”调查,云南省委宣传部却要精心导演这次网民司介入;事后言明并非一次司法调查,却又以调查报告没有结论为借口而不予认可.请问:要认可什么?难道云南省委宣传部连这一点基本常识都没有吗?网民构成并非一个独立的阶层,事实证明其中还有刑满释放人员,他们本身就不具有刑事案件独立侦察权.
他们在一个很短时间内,由非专业司法人员查清一起命案,注定是无功而返.让无权介入的人员,去完成不能实现的目标,宣传部的用心显而易见.它是一次官方策划的危机公关,是在用网民之口去扑灭舆论对“躲猫猫”事件质疑之火.

宣传部策划者以网民介入刑事案件的“破冰之举”赢了一票,缓解了公众沸腾的不满舆论;又以网民调查委员会调查报告“没有结论不认可”的裁判公正面目,把公众舆论客观引向了调查委员会.搞得委员会成员“高兴而去,败兴而归”.委员会“没有结论”的结局是宣传部预料之中的.因为,宣传部无权去指挥司法机关,委员会无权接触核心人员,无法提供核心证据,所以在无法查清事实真相的基础上同样无法得出调查结论.因为,没有深入调查,就没有结论发言权.这无关调查报告撰写人的水平问题,就是以这个副部长大人高材生水平也拿不出调查结论.副部长大人如果硬要委员会拿结论,只能是拍脑袋的无根据结论,好比逼着公鸡去下蛋了.

假如这位副部长大人选我去当调查“躲猫猫”事件的委员,我是不会去给他当枪使的.因为,我有这方面的知识,又是在那个机关工作过的人,我知道那里的水到底有多深.网民们有公正的渴求,这位副部长给你鼻子上涂一点糖,叫你闻着吃不到,白欢喜一场.你吃不着,他反而说你没有本领,搞得你里外不是人.以此奉劝热心的网民,有些事得头脑冷静下来想一想,不要轻易上别人网络忽悠的当.

作者:孙金栋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2:00:39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