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一直以来都是科研领域攻克的重点目标。如今,中国科学院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开发出了新型“纳米机器人”(工程化纳米酶),为癌症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其工作原理犹如给癌细胞贴上“通缉令”,实现精准打击。
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并且缺乏肿瘤特异性。
而工程化纳米酶则巧妙规避了这一难题,在下达高效催化的标记指令后,它能精准而特异地在癌细胞表面制造出一个人造靶标。
有了标记,免疫细胞就能对癌细胞发起攻击,解决了免疫疗法中的核心难题。
而且癌细胞被摧毁后,暴露了更多内部信息。这些新信息被免疫系统获取并传遍全身,帮助免疫系统学会自主识别这类癌细胞,激发体内持久而强大的全身性抗肿瘤效应。
目前该研究在小鼠实验和体外临床肿瘤样本中均取得良好疗效,为开发更智能、更高效的下一代免疫疗法开辟全新道路。
基于邻近标记的抗原扩增技术(PATCH)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