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6:05:29
1500年谜团终解 科学家重写世界首场鼠疫起源
发布日期:2025-09-11 12:41:35  稿源:cnBeta.COM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USF)与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FAU)等机构的国际研究团队最新公布,首次在拜占庭帝国腹地发现了早期鼠疫杆菌的直证基因遗迹,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流行——查士丁尼瘟疫(约公元541—750年)背后的元凶给出确证。

Rays Jiang,博士,南佛罗里达大学。图片来源:USF Health

这项突破性研究通过对约旦杰拉什古城(Jerash)万人坑出土人类遗骸的基因分析,将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与那段影响世界数十年、夺去数千万生命的大瘟疫联系在一起,揭开了困扰史学界近1500年的谜团。

长期以来,史料记载虽多次提及疫情惨烈,但缺乏生物学直接证据,使瘟疫真实起因长期处于争议之中。此次两项由USF和FAU牵头的论文,通过古DNA靶向技术,从杰拉什罗马竞技场下的人类牙齿成功提取、测序,共检测出八份带有高度一致鼠疫杆菌序列的人类遗骸,首次证明公元550至660年间,鼠疫曾大规模侵袭拜占庭腹地,并促成了历史记载中的灭顶灾难。

研究还指出,杰拉什作为东罗马帝国交通及文化重镇,在瘟疫来袭时,城市大型公共空间被改作应急万人墓地,反映社会体系在疫病暴发面前的巨大应急压力。数据表明,考古提取的鼠疫杆菌毒株几乎完全一致,显示疫情爆发极为迅猛且致死广泛。

杰拉什建筑遗址出土的牙齿。图片来源:南佛罗里达大学

一名研究人员手持杰拉什出土的牙齿化石,该化石曾用于追溯首次鼠疫的起源。图片来源:Greg O’Corry FAU

伴随主文一同发表的配套论文,分析了数百份古今鼠疫基因组,呈现疫情数千年来在人群中反复流行的历史局面。研究团队指出,包括黑死病与后续历次瘟疫大爆发,并非皆起源于同一“祖先”毒株,而是分别独立、多次从动物宿主爆发。这与以往源于单一人际传播、如新冠病毒的流行路径截然不同,也突显了人与环境持续互动下,瘟疫周期性爆发的规律,不会因科技进步而永远消失。

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古DNA实验室。图片来源:FAU

USF项目负责人Jiang博士表示,这项研究不仅为历史上的瘟疫之谜提供实锤答案,也启发现代社会正视全球流行病与人类迁徙、城市化及环境因素的紧密关系。团队未来将进一步研究意大利威尼斯古瘟疫隔离岛的上千份样本,探讨古人公共卫生措施与病原体进化的关联。

编译自/ScitechDaily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6:05:29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