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不少人断章取义、歪曲抹黑。”雷军终是没忍住,公开回应了。这位一向以“劳模”和“温和”形象示人的小米创始人,突然在微博上火力全开,连发多条动态。语气也是十分罕见的带有情绪,句句回应外界对小米汽车“重颜值、轻安全”的质疑。讨论度随之骤起,把“雷军辟谣”相关的词条也带上了热搜。

而同时被曝出的小米公关一号位变动,也让这波回应似乎更耐人寻味起来。
“雷军辟谣”,冲上热搜
事发突然,雷军在微博上连发三条微博,公开回应了网络上有关小米汽车“安全和好看第一性”的质疑,认为部分舆论是断章取义。
他不仅汇总了自己曾发表关于安全认知和研发标准的多条旧微博,更在转发时补充了发布时间——都在小米SU7发布之前。

这次回应的直接导火索,来自去年4月的一次采访视频。
有网友扒出,他当时提到“一辆车,好看是第一位的”,还表示“轮毂最难设计”,被部分网友解读为“小米汽车相较安全更重颜值”。

面对这些质疑,雷军表示这只是就产品设计维度去讲,并反问:“这和‘安全是基础、安全是前提’矛盾吗?”、“我谈设计时候说轮毂最难设计,这有啥问题?”

从截图中文字就能感知到,雷总的语言风格和以往不同,罕见带有情绪地接连反问。
为了自证清白,他晒出了自己在2023年底、2024年初的微博截图,以佐证小米汽车在研发初期,就已确立了严苛的安全标准——
其中多次强调过“安全高于一切”。
当时这些原博还曾透露,小米汽车采用了占比超90%的高强度钢和铝、扭转刚度51000Nm/deg的结构、14层硬核防护的电池……

一时之间,“雷军辟谣”、“雷军连发多条微博辟谣”,火上热搜,一度冲上热榜第6。
这次的微博评论区,还能看到他追加了数条回复,称“网上有不少人断章取义、歪曲抹黑”。

一个月前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有关抵制网络水军和“黑公关”的呼吁,到现在似乎还在余音绕梁……
而就在雷总下场回应质疑当天,另一则关于小米的公关人事变动,也被外界注意到了。
小米公关一号位被曝转岗
不知是否是巧合,据多家媒体报道,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即将转岗,不再负责公关事务。
对于王化,大家可能并不陌生,他是小米公关体系的核心人物,在小米已经待了十个年头,时常活跃在大众视野中。

△王化
王化最初加入小米是在2015年7月,在此之前,他是有十多年从业经验的媒体人,可以说是刚从四川大学毕业就进入了这个行业。
那一年,因为在四川的一场活动,王化和小米创始团队结缘,他的能力也被小米认可,后来更是由联合创始人林斌亲自出马招揽…王化也开始了北漂生涯。
王化先在市场部,后来转岗公关部,在“云姐”徐洁云麾下。
而加入小米时,公司事实上还未设立专门的公关部门。
所以王化最初在小米网的大市场部工作,负责公司的销售支持相关事务——这个部门,现在可以看作是小米集团中国区的前身。
2020年底,徐洁云应干部轮岗制要求成为首批轮岗者,而公关部的日常工作则交到了王化手中,他也由此晋升为小米集团公关部副总经理,次年升任为公关部总经理。
在小米十年、掌舵公关部的四年间,很多时候小米出现传闻和争议时,都是由王化第一时间出面回应和处理,外界一度称其为小米的“灭火队长”。
就在今年7月,王化入职小米十周年之际,还获得了雷军和林斌的公开感谢。而跟徐洁云一样,王化也因为为人颇有侠气,江湖人称“化爷”,有几次雷军和林斌也都直呼化爷。

不过现在来看,化爷要告别公关一号位了。
至于王化下一步转岗到何处,目前还没有更进一步的具体爆料。
有消息表示,王化此次应当是升职,小米会在本周正式发布通知。至于小米公关部新的一号位,据称已经在面试了,很快能顶上空缺。
几乎可以预见的是,新的一号位上任,压力不会小。
不过对于小米汽车而言,今年几次经历舆情波动,网络风向是黑也好红也好,小米汽车的销量并没有明显受挫。

相反随着产能提高以及YU7上市,第三季度之后的销量涨势更猛,7、8月销量冲破3万台,9、10月直接达到4万台以上。
且乘联会10月公布的详细销量数据显示,小米汽车10月销量达到48654辆,在国内车企的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榜单中排到第八,在新势力车企和品牌中排第三。

其中,10月小米SU7的销量为14992辆,小米YU7为33662辆。

同期,特斯拉中国的单月批发销量为61497辆,出口量达35491辆,也就是国内销量为26006辆。
多处信源数据表明,10月Model Y在中国市场内的销量为19488辆。
也就是说在国内市场,超越标杆Model Y的同价位纯电车,已经出现了。
而小米汽车接下来的新款车型也已经基本确定:大6座SUV…
这是一个更激烈的赛道,实际也更利于小米的“人车家”发挥,小米的产品力和营销能力也毋庸置疑。
唯一的不确定性依然是舆论,小米已经陷入了创办以来最大的舆论危机之中,关乎的不是具体哪一款产品的问题,而是整个小米的口碑和形象。
在这种挑战下,完全小米“自研”的公关一号位王化转岗,加大了变数和挑战。
或许,小米也是时候做出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