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7:27:57
CDMA终端规模化是真正的绊脚石
发布日期:2009-02-19 17:29:11  稿源:

新闻来源:通信产业网
年初,多普达在全国范围推广两款新机TouchHd和TouchPro,均为GSM制式,“多普达推HD、Pro都是GSM制式,为什么就不能推CDMA版本的呢?”李林说他在销售CDMA手机时,不止一次的被问及这样的问题。细心的用户也都会发现,除了三星、宇龙等企业会对少数高端CDMA手机专门进行大规模的市场推广和宣传活动外,一般很少见企业对某一款CDMA终端的宣传。
事实上的确如此,更多的手机企业并不乐于在CDMA手机上投入太多、新款手机更是严重不足。记者在天翼终端库中发现,许多电信定制的CDMA手机,款式过时。同样以多普达的产品为例,其为电信定制的CDMA手机S500,外型和两年前推出的GSM手机S1完全一样。但是目前S1价格已经降至3000元以下,而S500却依然在近5000元徘徊。这充分代表了一部分终端企业的状态,他们对CDMA的投入,尤其是研发新品的投入尤其不足。

“CDMA产品的价格过高并非厂商要价过高,相反很多时候我们推出的CDMA产品整体利润相比GSM产品还低。”一位主流CDMA手机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就芯片、配件、原材料和授权费等成本而言,CDMA手机都相对GSM产品较高。而一般CDMA手机很难形成规模效应,这也增加了每部手机所均摊的成本。但是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消费者并不理解CDMA的成本更高。

此前有消息显示,在中国电信的努力下,高通答应降低中国厂商的CDMA专利费。但是记者后来在问及多家手机企业负责人时,他们均表示,“我们尚未感觉到专利费真正下降了。”

产品创新不足,厂商支持力度不够,直接导致CDMA手机的驱动力不足,事实上这在根本上阻碍了CDMA销售社会化进程。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7:27:57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