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DeepSeek的成功彰显中国教育优势

摘要:

美国《纽约时报》2月10日文章,原题:DeepSeek的成功揭示了中国培养人才的能力 对许多中国人来说,深度求索(DeepSeek)的成功是中国教育体系的胜利,证明中国的教育体系与美国不相上下,甚至已经超越了美国。

深度求索是一家震惊人工智能界的中国初创公司,其创始人梁文锋表示,深度求索背后的核心开发人员和科学家团队都是在中国上的大学。这与许多中国科技公司的做法形成了对比,这些公司通常都会寻求在国外接受教育的人才。

来自海外的赞誉也纷至沓来。社交媒体平台“电报”创始人帕维尔·杜罗夫上个月说,中国学校的激烈竞争助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功。他在网上写道:“如果美国不改革教育体系,就有可能把科技领导权拱手让给中国。”

中国在教育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尤其是在科技领域,这有助于培养大量人才,这对中国到2030年在人工智能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目标至关重要。中国有很多年轻、有活力、有才华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陈怡然说:“中国有许多年轻、充满活力且才华横溢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我认为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差距并不大。”

对许多中国人来说,教育系统的实力与国家的全球地位息息相关。中国曾经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并不多,但在过去20年里增长了14倍多。现在,中国多所大学已跻身世界一流行列。曾经中国一些优秀、聪明的学生去国外留学并留在了国外。从某些指标来看,这种情况正在开始改变。

中国培养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毕业生人数是美国的4倍多。根据总部位于芝加哥的智库MacroPolo的研究,2018年以来,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新增了2300多个本科课程。研究发现,到2022年,全球近一半的顶尖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来自中国的本科院校,而来自美国本科院校的只有18%左右。

悉尼科技大学教授玛丽娜·张说,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政府还帮助促进了学术界与企业之间更紧密的联系。中国政府为研究项目投入资金,并鼓励学术界为国家人工智能计划作出贡献。

研究中国科技创业的香港大学教授王彦博(音)说,迄今为止,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才流失,部分原因是人工智能获得了政治认可。他预计,在年轻人的推动下,不久将出现更多成功的中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中国的长期人工智能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其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体系,还取决于它与私人投资者、企业家和公司的相处方式。”他补充道。

深度求索的成功可能不仅取决于它与其他中国科技公司的不同,还取决于与这些公司共同拥有的优势。(作者王月眉,白晓译)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热门评论

>>共有0条评论,显示0
更多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