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段小姐从朋友那儿听说有了个“上海话输入法”,平日里一直用“切饭、组撒、米有”这种“网络上海话”聊天的段小姐很高兴,以为终于可以不再用“洋泾浜”上海话打字了.很快,她便在电脑里安装了这个输入法,然后兴冲冲地登陆MSN开始和朋友聊天,结果,意外发生了……段小姐想打一句“屋里厢哈热!”结果打了一刻钟都没出来,急得她一身汗,又想打一个“汗”字,还是打不出,段小姐差点一气之下拆了电脑.
段小姐发现,这个输入法使用的拼音方式和自己掌握的汉语拼音有不少出入,有些字的拼音没变,另一些则完全对不上号.不过她没放弃,上网去查了使用说明,发现网络上许多人都提出过这问题.段小姐仔细研读了一遍使用说明,才搞明白问题所在.
“屋里厢哈热!”的汉语拼音是“wulixianghare”,但上海话输入法的拼音则要打成“oklixianghanik”,而出汗的“汗”不是“han”而是“hhoe”.
这是为什么呢?中文系出身的段小姐赶紧把过去的教科书翻出来看.
原来,上海话中有“浊辅音”声母,普通话里是没有这个的.所谓的“浊辅音”也就是英语里的“浊辅音”.上海话输入法如何表示浊辅音呢?是在声母后面加个“h”,比如“汗”的上海拼音声母就是“hh”,“旗”的就是“jh”.
此外,上海话中还保留了古汉语中的入声字,这也是普通话里所没有的,比如“屋”就是入声字,上海话拼音写作“ok”,读“哦”的短促音,如上海话鸡叫的拟声词“喔喔喔”的“喔”,又似英语“book”中的“oo”的发音.
上海话中还有一个韵母是普通话、英语中都没有的,就是“安”的发音,上海话拼音里写作“oe”,见“汗”的韵母.这个音在法语和德语中能找到.
为了方便记忆,有个网友还编了一句顺口溜:“浊音h短音k,安打oe来埃打e,字改y额为ng,其余都同普通话”来帮助学习.
看完这些,估计你也已经一头汗了.要搞明白上海话拼音与普通话拼音的差别还真不是件容易事,就连有语言学基础的段小姐最后也都放弃使用这套输入法了.
上海话输入法的设计者是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钱乃荣,去年他曾出过一本《上海话大词典》,多年来一直热心于上海方言的保护与发展.
钱乃荣告诉记者,使用者中说难的有,说简单的也有,不过多数是找不到使用说明.其实安装软件时附有使用说明,在程序菜单里便能找到.
钱乃荣说,只要仔细看懂使用说明,边用边体会,上海人很快便能学会使用.如果是“新上海人”,可能就要花些功夫,因为上海话里的一些浊辅音、韵母在“新上海人”的母语中可能没有.
不过,段小姐认为,尽管上海话我们每天都说,但是一般人没有语言学的基础,来个“浊辅音”脑袋就大了,更别提什么入声字了.何况经过多年的学校教育,年轻一代上海人的上海话越来越“洋泾浜”,许多人都分辨不来清浊音了.
而这些问题正是钱乃荣希望改进的,他认为这套输入法能帮助更多的上海年轻人把上海话说得更“道地”.
记者也从头到尾学了一遍如何使用上海话输入法.发现,其实只要花一到两天的功夫摸索,这套输入法还是能够掌握的,但要分辨清浊音和入声字,可能还要“勤学苦练”好几天.想要学好这套输入法需要耐心,同样,对于这套输入法是否能征服急性子的年轻人,钱乃荣也需要耐心.